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白垩纪鸟类足迹化石现"恐龙之乡" 尚属国内首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号称“中国恐龙之乡”的东阳,前些天在莲花山上发现了6块恐龙脚印化石,与此同时发现的还有多块鸟类脚印化石,其中一块脚印特别清晰。 

    现在,经过地质专家实地考察后初步认定,这是晚白垩纪鸟类足迹化石,在国内是首次发现。

    昨天,东阳市博物馆馆长陈荣军说,从脚印上可以看出鸟的行进轨迹——当时,它停下来捉泥土上的虫,“这在考古界难得一见。”

    脚印化石的形成条件非常苛刻,这些鸟类脚印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专家分析,东阳海锣岩山、莲花山上发现脚印化石的地方,在8500万年前是浅滩,恐龙、鸟类从这里走过留下了脚印,经过日晒变硬,并马上被泥沙覆盖沉积。数百万年后,浅滩上的泥土变成坚石,脚印也就成了化石。

    中国地质科学院古生物中心主任、研究员季强认为,鸟脚印化石的发现,对鸟类的早期演化和生活习性、古地理分布和古气候研究,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从全球范围来看,早白垩纪、古近纪的鸟类足迹化石发现较多,晚白垩纪的鸟类足迹化石却很少发现,这一时段几乎是个空白点。”

    东阳市博物馆把这些标本作为馆藏,下个月将展出。

    季强说,如果谁在莲花山附近,找到了有像筷子般粗细的骨骼状的石块,要及时向文物部门报告,因为它很可能就是晚白垩纪的鸟类骨骼化石。

    名词解释

    白垩纪(距今1.37亿年~6700万年):大陆之间被海洋分开,地球变得温暖、干旱。开花植物出现了,许多新的恐龙种类也开始出现。最早的蛇类、蛾和蜜蜂以及许多新的小型哺乳动物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

    古近纪(大约距今6550万年):在大陆内部海侵范围显著缩小。由于地壳运动的结果,开始奠定了许多山系的雏型。哺乳动物迅速辐射演化,除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多种方式外,还出现了天空飞翔的蝙蝠类和重新适应海中生活的鲸类。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