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伪传统"—— 被误读与被盗用的文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精品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伪”,大概从来都不是什么美好的字眼,而与“伪”沾边的词语,大多无力改变这样的“命运”。“伪传统”也不例外。
所谓“伪传统”,它近似历史,好像文化,骨子里却与这两者都相去甚远。然而,相比对“传统”的误解,还有一种更可怕的虚伪——盗用,即以传播传统为名,却以制造商业价值为实。换句话说,传统成为了一种赚钱的工具。这样的传统,更多地是被拿来用做忽悠人的幌子。
比如为人关注的张悟本事件。与其说人们相信那位大话连篇的中年男人,还不如说人们相信的是“绿豆”“长茄子”理论背后的中医渊源。再如愈演愈烈的名人故里之争。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又出现了一些地方,试图与屈原攀亲认祖。这样的行为是出自对传统文化的一片赤诚?答案显而易见。如上所说,这样的传统,真吗?这样的传播,得当吗?
有文化专家说过,今天的文化越来越不去崇拜美、真、深,文化的内涵与本质正在衰败……的确,在如今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文化似乎丧失了它原有的品格。眼下,人们遇到的是被乔装打扮的“消费品”——准确地说,它们只能算得上是传统文化的仿制品、复制品。暴利的存在,甚至让“制假者”无暇再去掩饰一下那堪称低劣的手段。在不断的误读与迷失中,传统正在逐渐模糊着它本来的样子。
事实上,传统之所以被称为传统,是因为它能“传”,一传千百年;也因为它能“统”,标准鲜明,以至高不可攀。历史让真正的传统得以延续,历史也可以将不足挂齿的“伪传统”逐渐打回原形。而我们今天书写的,正是这样一段历史。
“伪传统”乱象
当追根溯源地寻找和传承传统变成一种时尚行为的时候,“传统”就有了另一番意义与作用。于是,活在当下的人们就开始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传统”。不过,很多人都忽视了一点,正如百度百科中所显示的那样,传统的反义词正是“时尚”,而如今,披裹着时尚外衣的传统究竟又是因何而来呢? 

南阳武侯祠
名人故里之争
名人故里之争似乎正在成为热闹的社会现象,在前浪后继的热潮中,李白、老子、赵云,甚至西门庆,都引起了各地争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边厢,诸葛亮躬耕地之争因新《三国》再起风云,诸葛亮在剧中被设定为躬耕于襄阳隆中,引来了南阳网友怒砸电视机;那边厢,宋代大儒朱熹的880周年诞辰纪念日即将到来,两省四地——福建省尤溪县、建阳市和武夷山市以及江西省婺源市争夺为朱夫子做寿的资格。
新《三国》挑起了不少“战事”。“貂蝉老家”的名号有陕西米脂县和甘肃省康乐县参与竞逐;美人“姐妹花”大乔、小乔的追求者则来自五省七地:湖北嘉鱼县、河南商丘市、湖南岳阳市、浙江义乌市以及安徽的潜山、庐江、南陵三县,这场故里之争号称“波及范围最广、参与方最多、触动利益最纷繁复杂、场面最波澜壮阔”。
当然,要论名头,这些佳丽还是无法与诸葛亮相比。“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5月29日上午8点,南阳数百网友还在卧龙岗山门前的“千古人龙”牌坊下,拉起条幅,30名小学生齐声诵读《前出师表》,游人与市民签名声援。活动的最后,几名网友还抬出一台电视机当场砸毁,以示对新《三国》的抗议。一位参与活动的网民表示,诸葛亮躬耕地就在南阳,毋庸置疑,现在,网友们反对的是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话题“编造历史”,以争议获取收视率和经济效益。
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由来已久。明嘉靖年间,襄阳说和南阳说两派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官司打到翰林院,甚至惊动了明世宗。清道光年间,籍属湖北宜昌的顾嘉蘅到南阳就任知府,其时,襄阳人和南阳人打官司争抢诸葛亮,顾知府情急之下写了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置于武侯祠,正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不只古代如此,1990年,中国邮政发行《三国演义》特种邮票第二组,其中一张 “三顾茅庐”就触动了襄樊和南阳两地的神经,国家邮票发行部门不得不让两地各自举办首发式。2008年6月8日,央视某栏目插播的一则湖北襄樊的城市广告——“诸葛躬耕地,山水襄樊城”,后来改为“诸葛故居地,山水襄樊城”。
既然“何必辨襄阳南阳”,为何但凡有所争议的名人故里几乎各地都是蜂拥而上?说到底还是经济效益,区域发展的问题。于是,旧的有屈原故里与端午节归属问题在端午到来之际照例引起一番争论,新的有四地朱夫子“后人”准备了共计40多亿元的“寿礼”。“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经成为“常识”,所以,有文化要上,没有文化创造文化也要上,出现“西门庆和潘金莲偷情景点”的招牌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与争夺历史名人资源相似,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申请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也在中国多地引发了高昂的热情,同时还有一样吸引眼球的名人墓的考古发掘。在6月12日世界遗产日这一天,河南安阳曹操高陵重新进行了现场挖掘,把文化遗产的开发阵势更推进了一步。历史名人的出生地、葬地、行游之地,都成为各地争夺的理由。而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当地知名度,并且通过对遗址和名人故里的修整,优化当地环境等“GDP”或者“绿色GDP”的诉求之下,恐怕也同时是对“政绩”的追求。地方政府的复杂心态,并非对传统文化真正的热情,为文化发展添上了功利化思维。
在争夺的背后,各地缺的却是对文化的深入挖掘,如此争到了所谓品牌,却得不到好的建设。我们缺的不是文化,而正是对文化的挖掘。有关专家呼吁,各地对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应该多一些“去功利化”的思维,淡化一点经济发展的色彩,向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经验学习,“慎谈利用”,让文化回归传承之路。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