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用传统文化打开幸福之门(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以史为鉴,因定开慧
历史上有很多有智慧有德行的读书人,他们的家业不仅仅承传了三代,而且是传到了百代甚至千代。他们恰恰是能够洞察“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比如说我们熟知的范仲淹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范仲淹在年轻的时候,家境非常的贫寒,他到一座寺院里读书,每天只能煮一锅稀饭,冬天很冷,稀饭就冻成了冰。他就把冻成冰的稀饭划成四个格子,每顿只能吃两格子的稀饭,就过着这样艰苦的生活。中国古人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范仲淹就是凭借这样刻苦的精神不断地奋发努力,最后考取了功名、做到了宰相。但是范仲淹并没有因为身份的提高就改变了穷苦的生活方式。虽然有了钱,但他还想到有很多贫穷的人吃不饱饭、上不起学,于是他就拿出自己的俸禄供养了他们。据记载,他的一生用自己的俸禄一共供养了三百多家的人口。由此可想而知,他和家人是过着怎样清寒的生活。到他临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有人说,范仲淹太傻了,太不会为子孙后代着想了。实际上,恰恰相反,这才是为子孙后代着想的最好办法。他的几个儿子个个都道德崇高,能够守住父亲的遗志去舍财救济众人,都做了宰相、公卿或侍郎。到清朝的时候,范家出了七十多位做到部长以上的官员,不仅于此,范家的后人将高尚的品质一直传承到今天,千年不衰;并且一直保存着祖先兴办义学的良好家风。
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学习考察历史之后写了《咏史》。其中一句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他得到的普遍规律。一个国家、家族是怎样成功的呢?因为勤俭持家;后来又为什么败落了呢?因为从此过上了过分奢华、浪费的生活。看看清朝人物曾国藩,他对自己以及家人的修身看得很重,对他们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他曾是四省总督,是满清政府中地位最高、权威最重的汉人之一;但他在位的二十多年里,除了原有的乡间老屋,他从未为自己买过一亩田地、建过一所房屋。曾国藩曾亲手创立了两淮盐票;这种盐票的面值很便宜,只有二百两银子,但是利息却相当的高——每一年的利息是三四千两银子。后来盐票就从二百两涨到了二万两,所以当时家里只要有一两张这样的盐票就被称为富裕家庭了。正因为如此,曾国藩特别谕令曾氏一族“不准承领”。凭着他当时的权力和地位,要取巧营私,领一两百张都是极其容易的事;而且从表面上看,是照章领票,并不违法。曾国藩在《家书》中曾这样写道:要看一家的子弟有没有发展前途、有没有发展的可能,看三件事情就好了。第一件事情,看他几点钟起床。第二件事情,看他是不是自己的事自己做。现代人看起来这两件事好像是微不足道、小事一桩,但是现在有一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正是从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可以看出这家的子弟是克勤克俭、励精图治还是骄奢淫逸、铺张浪费?第三件事,看他是不是读圣贤书。中国古人说“因定开慧”,一个人的智慧就是从他的定力中得来的。经典诵读就是让孩子把经典从眼睛里看进去,从口中读出来,再从耳朵里听进去,又回到心里——让他全神贯注在这些经典中;久而久之,可达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境界。有了这样的定力,他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可以保持冷静,肯定就能做出大事来。
厚德载物,以德治贪
为什么有人能成为孔子,成为孟子,成为尧舜禹汤这样的圣人?而有很多人却成为平常的人,甚至会堕落呢?因为我们没有重视道德教育,道德修养,而且受到了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就把本性的善良给迷失了。就像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球,本来是光芒四射的,但是我们不小心把它掉进了污泥里,沾满了泥巴;然后不小心又把它掉进了油漆里,沾满了油漆。结果,光芒被遮蔽住了。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把外界的污染层层剥落的过程。最后让本性的光明透出来。孟子在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上,特别强调了“耻”这个字。他说:“耻之于人大矣。”一个繁体的“耻”字写作一个“耳”旁,一个“心”字。这个“恥”就是说每当听到别人说我们的过失的时候就会心生惭愧,表现在外面就是面红耳赤。
所谓“厚德载物”,是说你只有很厚道,有这个德行,才能承载外物。这个“外物”就是指你的财富、名声、权势、地位,都是一个人内在德行的外在显现。所以,一个能够取得别人取不得的成绩的人,一定有别人不具备的德行。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当代人的弱点,那就是“贪”。或贪财,或贪色,或贪名……在《大学》上,有一句话是:“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是说如果财货是通过不正当的方式获取的,那它一定也会以不正当的方式败散出去。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宋国有一个司城官叫子罕,当时他负责一个国家的建筑工程。有很多人给他送礼,有一次一个人要送一块美玉给他,但子罕不接受。当时送礼的人还以为,子罕是怕这个美玉是假的,才不愿意接受,于是他就说:“这块美玉是农民在耕地时发现的,经过专家鉴定,确认是一块美玉才敢于呈献给您的,你就接受了吧。”子罕答曰:“你以美玉为宝,而我以廉洁不贪为宝,若我接受了你的美玉,那我们就各失其宝了。”
在东汉的时候,有一个著名的太守叫杨震。赴任途中经过昌邑县,而这个昌邑县令王密恰巧是他举荐起来做秀才的。王密知道自己的恩人路过此地,就趁着夜色给他送了十斤黄金,杨震也拒不接受。王密劝他说:“这件事没有人知道,您就坦然接受了吧。”但杨震说:“这件事有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后来杨震的子孙,还有他的曾孙都做到了三公的地位,非常的显达。他的子孙还把家里的一个房屋取名为“四知堂”,以纪念祖先的德行。所以,一个人有德行,也就给他的后代子孙作出了一个廉洁有守的榜样。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