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年文化三家谈:细数过年“浓与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今晚经济周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国文联副主席、今晚传媒集团高级文化顾问冯骥才 记者 张翅摄


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研究员尚洁   记者 李泉摄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 摄影 史嵩


    春节无疑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年画、剪纸、春联、鞭炮等年俗,一直是过年不可分割的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如祭灶、祭财神、填仓等“老例年俗”已经在陆续退出历史舞台,而一些新的“年俗”正在形成之中。

  年俗正在新与旧之中嬗变……冯骥才、尚洁、罗澍伟,在这三位民俗大家的眼中,天津的老例年俗,又在发生着哪些变化呢?

  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

  寻求关于年的新方式和新载体

  冯骥才说:“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了。”

  一切好吃好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旧时老百姓生活贫寒,平日竭力勤俭,岁时极尽所能,仿佛生活就此靠向理想的水平,“一年到头吃饺子”是一句戏谑,也是一句实情。

  过年是人生活的顶峰,也是每个孩子一年一度灿烂的梦。

  在过年的日子,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等都过了年,人们走出这年特有的状态,回到生活里,年的感觉已随即消失,好似一种幻觉消散。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于是,无论衣、食、住、行,言事行为,生活的一切,无不充溢着年的内容、年的意味和年的精神。

  过年的年文化让人难忘,且不说鞭炮、春联、福字、年画、吊钱、年糕、糖瓜、元宵、空竹、花会、祭祖、拜年、压岁钱、聚宝盆等等这些年的专有的物事。单说天津人最爱吃的饺子,原来是日常食品,到了年节,却非比寻常。从包饺子“捏小人嘴”到吃“团圆饺子”,都深深浸染了年的理想与年的心理。

  而此刻,瓶子表示平安,金鱼表示富裕,瓜蔓表示延绵,桃子表示长寿,马、蜂与猴表示封侯加官,鸡与菊花都表示吉利、吉祥……生活中的一切形象,都用来图解理想。生活浸染了理想,顿时闪闪发光。

  千百年来有一句话,把这种“年文化心理”表现得简练又明确,便是驱邪降福。这样,喜庆、吉祥、平安、团圆、发财、兴隆、加官、进禄、有余、长寿等年时吉语,便由此而生。

  一代代中国人,还由此生发出各种过年方式,营造出浓浓的年的环境与氛围。这便构成了庞大、深厚、高密度的年文化。然而,应当承认,年文化现在正受到空前猛烈的冲击。

  有一种说法,过年只剩下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和拜年三项内容,而拜年还在改变为“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如果春节晚会再不带劲儿,过年说不定就真会变成了“大周末”。

  没有年意了,没有年味了。恐怕这是当代中国人一种很深的失落,更可引申为一种文化的失落。

  可是,当我们在年前忙着置办年货时,或者在年根底下,在各地大小车站,看着成千上万的人,拥挤着要抢在大年三十回到家中——我们会感到年的情结依然如故。于是我们明白,真正缺少的,是年的新的方式与新的载体。

  是我们自己把年淡化了。

  现在的年味,不仅没淡,反而是越来越浓了

  年文化是一种遗产,需要在文化空间上保留它

  近两年,每到过年,身边就会有人说年味淡了,但在我看来,现在的年味,不仅没淡,反而是越来越浓了。

  叫喊“年味淡了”的声音越来越大,但似乎很少有人仔细思量过,真正变淡的是什么?真的是年味吗?其实不然,是人们的期盼淡了。在过去,一年之中只有过年,人们才能吃好的、穿好的,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事件已经变得习以为常对年的期盼,自然也就越来越低了。现在的孩子们吧,过年最感兴趣的事,可能只剩下收压岁钱了。

  再者,拜年的方式发生了转变,原来是家书抵万金,有的亲戚朋友可能每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见一次面,但现在可能通过一个电话,一个短信就可以解决了。交通、沟通方式的转变,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近了,但与此同时,也使人们对年的期盼又变淡了一分。

  期盼淡了,但天津这两年的年味却越来越浓了,就拿贴吊钱来说,前几年有人感觉贴吊钱、福字很俗,很多人选择不贴。但这几年再看,已经几乎没有人过年不贴了,从远处一看,一幢幢现代感十足的大楼上,窗户明亮、吊钱通体火红,强烈的色彩冲击,让年味呼之欲出。天津人过年,对红色的刻意追求也是天津卫过年的一大特色,天津人追求满堂红,讲究过年要红红火火,天津人过节,离不开红。

  说完吊钱再说说饺子,“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天津人过年,对饺子十分钟爱,天津人手中的饺子,不仅仅是吃食。这其中,还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年俗是中华文化传统的一种积淀,是民族的一种遗产,很多年俗,都应该做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留。社会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责任和义务来传承我们优秀的文化,媒体的宣传、记载只是其中的一面,另一方面,还应该从文化空间的拓展上营造出一种原生态的东西。应该有一个年俗博物馆或者是年俗文化中心,先从形态上,将一些正在消失的年俗保存下来。让它们能够唤起更多人的记忆,让更多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孩子们知道,我们天津卫,曾经有过这样一种年俗,虽然现在已经消失。

  想要最大程度地保留民俗,你得先感染他,才能唤起他对年文化的兴趣,让人们有一种自觉的认知,到自觉的保护,再到自觉的传承。

  年文化,有自己的传承性,也有自己的演变性

  观察身边那些逐渐形成的“新年俗”

  年俗,有自己的传承性,也有自己的演变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改变,自身不断地演变,我们从汉代开始有过年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至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但汉代的习俗不可能维持到今天。这是一种社会发展,一种社会进步。比如按老例,过年还是炖一锅肉,但现在,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了,肉现在已经不是非常短缺的、一年享受一次了的“奢侈品”了,另外,人们也知道,肉吃得多了对健康没有好处,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关于年俗,要传承,也要有变化,要去掉一些不健康的,不科学的,而代之予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新的年俗,我想,这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在二十世纪50年代,一批老年俗就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了,现在只是做为老天津卫的一种风俗史被人们来研究和观赏,我本身不是专门研究民俗的,我是研究历史的,但是研究历史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风俗习惯,是历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随着我们时代的进步,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5000年传承不断,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一个传承不断的文明,我们有一个统一的风俗习惯。无论你在世界上哪个角落,春节是一定要过的,为什么?我们过的是春节,维系的是民族心理素质的稳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风俗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永远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革,不断地演变,同时,要丢掉那些不适应现实发展,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东西,而且需要加入浓浓的时代内容,这个也是不可避免的,当年有看春晚的习俗吗?有到外面餐馆吃年夜饭的习俗吗?有春节出去旅游的习俗吗?都没有。可是现在他们已经渐渐成为一种新的年俗,冯骥才老师说,得固定50年以上,并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才能叫新年俗,而从今往后的50年中,又会发展,衍生出哪些新的年俗呢?年俗,永远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以前含有很多迷信色彩的年俗,就要淡出并逐渐被淘汰,随着全民族的教育文化水平提高,让你坚持那些不文明、不科学的“老例”,你也不会再坚持。我想,这是一个过程。年味并没有变淡,只不过它正在变化,因为跟你贴得太近,你没有注意而已。

  其实,随着老年俗的逐渐淡出,近些年来,一些新的年俗正在涌现出来,比如除夕晚上围在一起看春晚、打电话或用短信拜年,大年初一坐飞机出国去旅游,这些都是正在形成中的新的年节习俗。现在许多人喊着“年味淡了”,是抱着一种怀旧的心理,但是,假设现在让你回到记忆中的,那种浓浓的年味之中去,恐怕你已经不适应了。因为我们已经适应了新的社会环境,新的文化形态,新的生活方式,所以,就把对关于年和跟年有关的美好记忆,都留在心中吧。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