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子思作《孝经》说新论 (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国学文化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可见上举今、古文的文字歧异,仅仅是同一祖本的不同写本的差别。《缁衣》今本约1550字,楚简约1150字。除去今本比楚简多出的约320字,彼此不同的约300余字。两者文字歧异的比例,与今、古文《孝经》约略相当,前人所谓“文字小异,章句大同”,正是指此。 


    至于章数的不同,更无足怪。古文篇内大多不分章,后人离析章句,见仁见智,本无定例。章数多寡,无关文本是非。此有彼无之章,多为错简或脱简,今本《缁衣》比楚简本多出的两章,即错简误植。古文有而今文无的《闺门章》,则可能是今文的脱漏。类似的现象,古文献中屡见不鲜。 


    郭店楚简《缁衣》的面世,证明文献所记古文《孝经》的面貌真实可信。古书作伪,必有暗藏之动机,或是为托古欺世,如此则必然从文薏立异;或是为骗取赏赐,如此则要伪造新篇。《孝经》古文与今文仅有文字小别,既不能托古行世,又不能邀功请赏,何苦如此?王氏之说,于情于理均不可取。我们认为,出于孔壁的古文《孝经》绝非伪作。司马光《古文孝经指解序》云:“《孝经》与《尚书》俱出壁中,今人皆知《尚书》之真,而疑《孝经》之伪,是何异信脍之可啗,而疑炙之不可食也!”诚哉斯言! 
   
   
    二、《孝经》与孔子思想是否相悖  


    以《孝经》为伪作的学者,很注意从《孝经》内部寻找攻击点,焦点有二: 


    一是《孝经》与《左传》有同文,说者认定是《孝经》袭《左传》。姚际恒《古今伪书考》云:“其《三才章》‘夫孝,天之经’至‘因地之义’,袭《左传》子太叔述子产之言,惟易‘礼’字为‘孝’字。《圣治章》‘以顺则逆’至‘凶德’,袭《左传》季文子对鲁宣公之言;‘君子则不然’以下,袭《左传》北宫文子论仪之言。《事君章》‘进思尽忠’二语,袭《左传》士贞子谏晋景公之言。《左传》自张禹所传后始渐行于世,则《孝经》者,盖其时之人所为也。勘其文字,绝类《戴记》中诸篇,如《曾子问》、《哀公问》、《仲尼燕居》、《孔子闲居》之类,同为汉儒之作。”姚氏将《左传》和《孔子闲居》等一律视为汉儒之作,未免成见过深。近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购回一批走私出境战国楚简,内中即有《孔子闲居》,姚说非但不攻自破,而且适成反证。类似之说,可置而勿论。姚鼐《孝经刊误书后》云:“若其词有同于《左传》者,盖此固曾氏之书,而《左传》传自曾申,刘向《别录》记之矣。意或为《传》时取词于是,未可知也。”姚说甚是。以《孝经》与《左传》有同文,而断言必是《孝经》袭《左传》,在逻辑上难以成立。 


    二是认为《孝经·谏争章》关于“争子”的论述与孔子思想相悖: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 
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 
友,则终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 
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姚际恒《古今伪书考》认为,此章“父当有争子”的论述,与孔子思想明显抵牾:“孔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多少低回曲折!今《谏争章》云‘父有争子,……故当不义,子不可不争于父;……从父之令,焉得为孝!’又何其径直而且伤于激也?其言绝不伦类。”杨成孚《经学概论》云:“《孝经》中的思想,亦不应与《大戴礼记》和《礼记》中曾子论孝的内容发生矛盾。如《孝经》主张‘父有争子’,而《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上》则认为子与父辩是祸乱之源。”(116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辩难者将争子之“争”理解为“争辩”,似有偷换概念之嫌。此“争”为“诤”之借字,御注云:“争谓谏也。”孔子生逢乱世,昏君当道,乱臣弄权,贼子篡弑,若置若罔闻,依然偏扬敬顺,不倡谏诤,能成其为淑世救民之孔子乎?从某种程度而言,乱世的形成,正是缺少争臣、争子。因此,孔子反对愚孝,在情理之中。御注云:“有非而从,成父不义,理所不可。”得之。 
孔子关于“父当有争子”的思想,并非只见于《孝经》,在孔门弟子的著作中,时有所见,如《荀子·子道》云: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  
之大行也。若夫志以礼安,言以类使,则儒道毕矣,虽舜,不能加毫末於是矣。孝子  
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  
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  
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於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  
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  
故劳苦彫萃而能无失其敬,灾祸患难而能无失其义,则不幸不顺见恶而能无失其爱,  
非仁人莫能行。诗曰:“孝子不匮。”此之谓也。  
    鲁哀公问於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孔子不对。  
孔子趋出,以语子贡曰:“乡者君问丘也,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  
三问而丘不对,赐以为何如?”子贡曰:“子从父命,孝矣;臣从君命,贞矣。夫子  
有奚对焉?”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  
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  
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  
之之谓孝,之谓贞也。” 
    在辩难者称引的《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中也有关于谏诤的论述: 
        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 
    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 
孔子甚至批评曾参过于顺从其父,乃至听任其父亲施暴、一味委曲求全的态度: 
        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韩 
    诗外传》卷八) 


    在孔子看来,使父亲身陷不义之地,就是最大的不孝。《谏争章》“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与《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的思想一脉相承。在仁与义的原则面前,孔子的态度很明确。当然,孔子反对为谏父之过而态度激烈,导致父子反目,故《礼记·曲礼》云:“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待日后气氛缓和时再谏,此与孔子谏诤思想并无扞格。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父子关系与君臣关系相一致。为父者与为君者均非圣人,孰能无过?因此,臣子都有匡扶君父的责任。《论语·季氏》云:“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将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无论是为人臣还是为人子者,都不应该“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这一看法在郭店楚简中也可以得到部分印证。楚简《鲁穆公问子思》云: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  
    矣。”  


    “恒称其君之恶者”,就是“争臣”。《谏诤章》将争臣与争子置于同一体系中加以论述,既然为君者要有恒称其恶的争臣,则为父者要有能谏其过的争子,已是不言而喻。要之,“谏争”是孔子孝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 “争子”之说否定《孝经》,鄙见以为不可。  




     ①《隋书·经籍志》云:“孔子既叙六经,题目不同,指意差别,恐斯道离散,故作《孝经》 
  以总汇之。明其枝流虽分,本萌于孝者也。” 
     ②参见皮锡瑞《经学历史》页四一:“郑注《中庸》‘大经大本’曰:‘大经,谓六艺,而 
     指《春秋》也;大本,《孝经》也。’汉人推尊孔子,多以《春秋》、《孝经》并称。史晨 
     《奉祀孔子庙碑》云:‘乃作《春秋》,复演《孝经》’。《百石卒史碑》云:‘孔子作《春秋》、 
      制《孝经》。’”盖以《诗》、《书》、《易》、《礼》为孔子所修,而《春秋》、《孝经》乃孔子所作也。”(中华书局,1959年版)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