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马未都也会看走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前天看到观复博物馆馆长、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质疑北京奥运标志“中国印”,说印中京字是一个错字。我感到非常吃惊。作为一个颇有声望的收藏家,发文出言应该是慎重的,但读了他这篇质疑短文,感觉他结的论很武断。如此看来,马未都虽然看过古玩字画不计其数,但他也会看走眼。 
 


  先引述一下马先生的文章:“据官方的介绍,这是一个“京”字,含义是舞动的北京。让不懂汉字的外国人和不懂篆字的中国人看这字确实如一个舞动红绸的小人,灵动美丽。


    “可惜,很可惜这是一个错字。以篆书而论,这个字明白无误地是个“文”字,可以归为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由李斯书小篆统一文字,就是为了举国容易辨识,尽管我们今天离篆书较远,但认识中国字的人稍加训练,认识篆书并不难。


    中国书体均有法则。篆书无论如何篆,它的笔划亦不可违被法则,就连九叠篆亦是如此。“京”字口部一定独立,小部一定三笔;而“文”字下部一定交叉,谁写也要遵循这一法则,逾越即视为错字。”




中国印 
 

汉简残片

 
汉简局部

 
  看了上文,可以把马先生的错误归纳如下:

  首先,马先生看错了字。“中国印”中的那个白文文字不是“文”字,而是“京”字,是2008奥运会举办地北京市的简称。

 
  其次,“中国印”中的白文“京”字不是篆体。而是汉简体、隶变体、草书和现代美术字的混合体,确切地说应该算是颇有汉简体古意的“美术字”。因此,马先生用小篆的书写规范来审视这个京字,无异于用甲骨文审视宋体,用男人审视女人,可以说都不是东西。马先生错在用错了标准。
 

  第三,中国书法的规则是一个不断演变、不断创新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正是因此,才有了甲骨文、钟鼎文、大小篆、隶书、汉简、魏碑、楷书、行书、草书等各种书写规范,到了近现代,则出现了现代印刷体,美术字也大量涌现。其实,汉字简化字的重要来源就是行草字体。因此,在进行标志设计时,对其中的汉字进行适当的创新,是完全可以。就中国印中的“京”字而言,我认为这个创造是成功的,因为它达到了书法与含义的完美结合,也就是书写的字义与表达的含义高度一致,而且富有动态的美感。
 

  由此可见,马先生不懂书法。或者说虽然懂书法,但是是一个拟古派,难以接受创新和改变。所以,马先生今天之所以看走眼,大约是陷入古籍太深,看不清现实,或者看不懂现实所至。(陈立红)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