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解读中国式忠诚 国人何时能学会"从道不从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文化中国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在国学热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国学。不仅名家学者们发表鸿篇高论,普通的国学爱好者也有着自己独到睿智的见解。文化中国国学馆愿为这些国学爱好者们提供一方讲坛,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出自己的声音。——编者按
《荀子•臣道》载:
“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有能比知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挢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故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所尊厚也,而暗主惑君以为己贼也。故明君之所赏,暗君之所罚也;暗君之所赏,明君之所杀也。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婿可谓争矣,平原君之于赵可谓辅矣,信陵君之于魏可谓拂矣。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
白话解:
“君主如果有了错误的谋划、错误的做法,将会危及到国家和社稷。
这时,大臣、父兄中如果有人能向君主进言,意见被采用当然好,如果不被采用就离他而去,绝不为虎作怅,这叫做‘谏臣’。
如果有人能向君主进言,意见被采用当然好,如果不被采用则宁愿杀身成仁,以警醒君主,这叫做‘诤臣’。
如果有人能联合有智慧的人同心协力,率领群臣百官一起施加压力,纠正君主的做法,君主虽然心中不服,却不能不听从,因此消除了国家的大忧患,去掉了国家的大祸害,最终维护了君主的尊严、国家的安定,这叫做‘辅臣’。
如果有人能抗拒君主的命令,借用君主自身的权力来纠正君主的错误行为,从而使国家转危为安,使君主免于蒙受耻辱,功劳足够用来成就国家的公共利益,这叫做‘匡正’。
所以,谏臣、诤臣、辅臣,以及能够匡正君主的人,才是维护国家政权真正的‘大’臣,是国君的宝贵财富。英明的君主都会尊敬、优待他们,而愚昧、糊涂的国君却把他们看作自己的敌人。所以:英明的君主所奖赏的人,反而是愚昧的君主所惩罚的人;愚昧的君主所奖赏的人,反而是英明的君主所杀戮的人。
伊尹、箕子可以称为‘谏臣’了;比干、伍子胥可以称为‘诤臣’了;平原君对于赵国来说,可以称为‘辅臣’了;信陵君对于魏国来说,可以称为‘匡正’了。
古书上说:‘要依从道义而不是依从国君。’说的就是这种人啊!”
何为“忠”?何为“孝”?何为“友”?何为“悌”?由于多年来儒家传播中的变异,以及统治阶级有意的曲解,其本来面目已经被侵蚀、模糊化。然而,在一篇篇古老的文献中,先秦儒家的风骨是无法被彻底埋没的,这篇《荀子•臣道》就是其中之一。
历史上,凡是中国政治清明的时候,总是好皇帝碰到好大臣,而政治衰败的时候则是昏君碰到奸臣,而奸臣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擅长阿谀奉承的,也就是无原则的“顺从”,而好大臣除了自身能力出众之外,坚持的都是“从道不从君”之“忠”。“从道不从君”,说明所忠并非国君一人,而“道”是什么呢?可以理解为社会的公共利益、甚至超乎当前时代的长远社会公共利益。
固然,古代不可能有现代形式上的民主,然而民意仍然是必须得到表达的,否则社会不可能稳定。古代表达民意的途径就是这些大臣,而大臣以“道”来匡正君主,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繁荣,这是否可以看作另一种形式的代议制民主?只是有其实没有其名而已。所以,可以说,中国古代历史上,凡是繁荣昌盛的时代,都是这种“准代议制民主”发挥的比较好的时代,反之,则是“以顺为忠”的时代。
即使在古代,也仍然有两套权力体系,一套是靠暴力和世袭来维持的贵族统治体系,另一套则是靠“天道”来维持的士人统治体系,这两套体系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而两者的结合点则是“天道”和“孔子”。可以说“孔子”是士人的权力来源,以至于任何一个王朝都不得不为了争取士人而妥协,即使开国之初不尊孔,也会慢慢转到尊孔的道路上。但“尊孔”却把孔子工具化,这与其说是孔子的荣幸,不如说是孔子的悲哀。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权力合法性的来源问题,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已经深入剖析了“权力”的心理学、社会学来源,而古代中国没有这种认知,因此贵族找到的权力合法性来源是武力和血统,而士人找到的权力合法性来源则是历史和传统。比如千百年来文人对纣王和秦始皇不遗余力的批判,正是在警告贵族:武力和血统无法维持你的长治久安,即使你成功维持了自己的统治,你的子孙也会身死国灭,更何况,你还有可能像纣王那样不但死于非命,还要背上百世骂名。但这种权力制衡的最大缺点是缺乏稳定性,两个权力体系总会走向合作而很难维持平衡,当两个权力体系合作过头的时候,就不再有任何制衡,也很难再恢复制衡,这时,社会就崩溃了。
上面所说都是历史,而现代社会不应该再使用原有的这套制衡体系,而应该在让民众意识到“权力来源于民众自觉或不自觉授权”的情况下,让法律来充当“天道”的角色,而孔子则应该还原为我中华民族的一个古老智者,而非作为图腾的圣人。如果我们国家的每一个人都能自觉做到“从道不从君(上司)”,那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辉煌之日!
(作者:雪狼 原题:从道不从君——《荀子•臣道》 本文由国学复兴文化论坛供稿 刊载本文只为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