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民俗文化不能丢了自己的核心(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文化中国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在高巍看来,民俗能够丰富生活,能够凝聚人心,给人以精神的慰藉。中国人没有统一的宗教意识,这似乎已成了一个共识,但高巍认为正是民俗文化、民俗活动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缺。“北京人信关公,把关公当财神,但那绝不是说磕两个头就能发财,重要的是关公承载了一种诚信、忠义。再说传统婚俗,为什么要有那么多复杂的仪式,其实就是要营造一种婚姻的神圣感。它将带来家庭的稳定,而家庭稳定,人们才能正常地生产生活,每个家庭都稳定,社会也就安定了。”
 
学者周作人曾经说过,民俗反映社会的本质,民众最本质的诉求都凝聚在生活的点滴之中。“可惜能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高巍说。
 
新民俗与洋民俗是敌是友?
 
春节家家看春晚,网络上出现了以光棍节为代表的诸多新兴节日。有人认为这是新民俗的诞生。新民俗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究竟是好是坏呢?高巍认为,这些所谓新民俗恐怕还不能算作民俗。春晚属于官方组织的活动,而光棍节等等新兴节日更多的属于一种时尚。
 
当然,时尚与民俗并非全无关系。“过去的时尚成了今天的民俗,而今天的时尚也可能成为将来的民俗。而一种时尚最终能否成为被人们普遍认可的民俗还需要靠时间来检验。”
 
作为民俗学者,高巍却不一味固守所谓的原汁原味。他认为民俗不会一成不变,它注定要随着时代发展。“就象祈子习俗,它是中国民俗中最普遍的,和中国人传统的多子多福思想相关。但现在,多子多福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与新民俗相伴的还有洋民俗,国人对许多西方节日的热衷有目共睹。高巍认为这是社会多元化的必然产物。对于西方节日文化,他不但不视之为洪水猛兽,相反认为中国的民俗工作者可以从西方节日文化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我曾看过一本关于圣诞节的书,讲为什么要有圣诞老人,他为什么要骑鹿,什么鹿可以骑,为什么钻烟囱等等。从科学的角度对圣诞节作了一个全方位的解读。我觉得很好,这样圣诞老人就不再是个神话,而是有了科学基础的一种文化现象,使得民俗文化得到了重新认识。”高巍认为对中国节日的认识也可以进行拓展,比如中秋节,有庆祝丰收的含义在其中,现在虽然许多人脱离农业劳动,但仍可以借此机会对个人的业绩、公司的业绩进行回顾总结,庆贺自己的丰收、企业的丰收,这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民俗文化之路应该怎样走?
 
民俗文化应该怎样发展下去,在高巍看来,固守传统一味强调原汁原味不变似乎并不是条好的道路。“过去人们生活、生产方式单一,大家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人们遵守者共同的习惯,民俗也就由此诞生。而现在,人们不再遵循同一个生活模式,有人早睡早起,也有人晚上活动,有人春节回家团圆,也有人春节出国旅游,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是不是传统。民俗文化应该以更丰富的形式来展现,只要确保亲情、和谐这些核心的诉求不变。”
 
高巍认为,民俗文化应该寻找一些新的表现形式,可以和时尚相结合,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如传统节日天贶节有晒书晒宝的习俗,如果将其与时下流行的晒客文化结合起来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此外,高巍认为要把民俗文化搞活,最重要的还是要让百姓参与进来,亲身体验。如今,高巍正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他与怀柔圣泉山景区合作,搞民俗体验,得到了很好的反响,这更让他确信自己这条路没有走错。
 
在采访过程中,高巍随身携带着一本关于周作人的著作,据他介绍,周作人是将民俗学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他想通过对周作人、钟敬文等民俗学前辈的研究让自己在理论上取得一些突破。“因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终究是盲目的实践。”高巍如是说。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