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何谓“青春”,何谓“青春文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文学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复旦中文系正在编新世纪十年小说选集(以中短篇为主),“青春卷”为其中之一。记忆、乡野、底层、生态等卷的选编者,无一例外皆为教授身份的文学批评家,“青春卷”的选编工作,主编陈思和老师交给两个“80后”的“孩子”,我便是其中之一。
  “青春”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一个命名,可是当我们用它来选编作品时,这个词立马超出了我们原本的视野。本来,与记忆、底层、市井等分卷相并列,“青春卷”是要考察和梳理在新世纪十年中涌现出来的青年写作者。这批年轻的写作者大多出生于“新概念”作文大赛,书写的内容大多不出“青春”二字。故而,用“青春”一词比附他们,合适不过。问题在于,“青春”一词的内涵要远远的高出目前批评界所谓的“青春文学”一词。彼所“青春文学”之主体正是此所要考察的年轻的创作者。“青春”与“青春文学”之间的不适意,创造了我们重新审视这一代青年写作者的一个视角。
  2
  纵览中国自现代文学以来的新文学作品,“青春”一词裹挟的正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进的精神气象,其一代一代自然生命中的元气不断补充接续,在家国、民族的宏念之上,立起中国人一个世纪的现代想象,但它不是目前媒体、出版界以及批评界“合谋”而成的“青春文学”,后者没有自觉地形成历史精神的追溯和承接。那么,在既有的关于这一代写作者的“青春文学”批评话语环境中,当我们以20世纪新文学史视域中的精神传统的承接来进行考察时,理想的“青春”在哪里?
  具体来说,批评界的一些同仁认为,“青春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类型,已经历了众多起落。它经由韩寒的《三重门》的开创,郁秀的《花季·雨季》等相近题材和技巧的文学实践,又有“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主推,尔后到2003年郭敬明打造中国图书畅销的神话,到达现在,则有了“出版商的大举撤资避免了市场继续将青春文学沦为文学的商业殖民地,书商们以‘经济制裁’手段迫使青春文学回到传统文学的路径上”的说法。也有一说是因春风文艺出版社的打造,而有了“青春文学”这个目前被媒体、出版集团以及批评界约定俗成的指称。共识之下,混乱伊始,批评的声音从四面八方来。
  但是,其中没有一个声音是从文学内部发出的。这些所有的讨论都建立在后发的命名之上。即使针对具体作品,论述也并未呈现“80后”之独特之处。尖锐一点来说,目前,我们的评论中所呈现的图景是,这一代年轻人的创作是非常无趣无味的。作品的劣势,则是以批评家努力寻找的类似鼓励的词汇暴露的。而所有这些,都正重重地伤害一代文学青春的能量。
  3
  在一个没有经过学理辨析的传媒命名之下,“青春文学”一词越来越不清晰。比如,它作为一种类型文学与玄幻文学、盗墓文学并置,这背后的认知逻辑异常混乱。当把“青春文学”与盗墓、玄幻等并置时,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托于网络文学空间的开拓和网络的技术支持,并且其参与者基本上是“80后”。但这一命名又是粗糙和空洞的。作为一种类型文学,应该是有相对明晰的创作主题、风格,或者有着固定的套路。相比玄幻文学和盗墓文学的界定,“青春文学”有诸如“它是青少年写、青少年读的文学”的模糊界定,才有“当越来越多的书店设立青春文学专架,代替以前的‘校园文学’、‘花季文学’专架时,我们大可不必再在‘青春文学’这个概念上大做文章”的感叹。而就在这种不清晰的命名之下,“青春文学”似乎被划定为一种格调不高、技术粗糙,但销量很好的流行读物。同时,在这种模糊命名之下进行的文学评论,能够抓住的不过是这一代人个别作品中细枝末节的零星情感表达,而无法生成理论的创新,永远滞后于作品的表达,根本不可能造就独立的文学批评,惶论能形成批评与作品的对话。被多种力量纠扯在大众读物之中的“青春文学”,如果再没有理论上的厘清和提升,全然看不到作为文学的“青春”之希望。
  “青春文学”的混乱之处更表现在,一方面,它以一种类型小说的名义被安置,另一方面,它又想贪恋囊括所有的年轻写作者,即“80后”的创作。在我看来,这整个混乱的背后,实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两种文学传统的斗争:通俗文学传统和“五四”新文学所开辟的文学传统。市场经济的兴起,出版和传媒,都是这场斗争的烟雾弹。正是因为市场,通俗文学在其被意识形态压抑的几十年后,异常崛起。此时,经济发展成为主导,人性的各种欲望的受到鼓励的张扬,具有消闲功能的文学在都市白领数目激增的时代、在市民阶级迅速形成的时代,变得特别重要。而这一状况可在现代文学史中找到对应的参照时空:在晚清民国时期,如半殖民半封建的上海地域。不过,此时因为背后仍然有着意识形态隐形的操控,所以情况显得更加复杂,好像表面的市场、媒体都可作为一种文学现状或者社会现象的解释,实则不是。
  4
  当前关于新世纪以来文学的走向之讨论,都是在以承认“青春文学”的命名,并默认此种人为定义后主观判定的“断裂”之下展开的。但是,无论如何,仅仅将一代人的文学实践继续局限在“青春文学”这个名目之中,是不合适的。在新世纪文学十年中的文学实践中,我们在试着寻找丰富的作品,展开作品之间的对话,展示一种理想意义上的、一个时代的文学之“青春”表达,从而建构理论上的“青春文学”和一种文学精神上的“青春”。如此,文学的“青春卷”不应将创作者局限在青年一代,而是围绕当代青年对于他们“青春”的在场表达,考察整个时代里来自各个地方的关于“青春”的声音。理想的情况是,记忆中的“青春”和现场的“青春”在各自迥异的书写背景之上,形成聚焦“青春”的对话。

  李一,女,山西人,1984年出生,复旦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在读博士。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