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论五位百法的思想底蕴(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国学文化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4)烦恼,也称“惑”,指因受对象的反作用而产生的迷惑、 苦恼等心神不宁的心理现象。分解开来说,烦使众生的正常心理活动受到干扰,恼使众生的心绪迷乱不宁。迷惑、苦恼等会导致众生造作恶业,因而烦恼又泛指与佛教主张的清净、寂静的精神境界相对立的一切思想观点和精神情绪,被认为是一切众生的痛苦的直接根源、生死轮回的总原因。 1.贪,贪爱,对于生命以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条件而发生的执著爱恋和追求的心理作用。
2.嗔,气恼、憎恨众生的心理活动。
3.痴,也称为无明,指对于与对象有关的各种道理茫然无知的盲目心理作用。
4.慢,由我执引起的在各个方面都以为自己优越、同时贬抑、轻视他人的心理活动。
5.疑,对佛教三宝及其四谛、业报轮回等教义犹豫不决。
6.恶见,与佛教义理不相符合的各种错误见解。
(5)随烦恼,也称随惑, 指随着根本烦恼的产生而出现的其他烦恼。
1.忿,由嗔引起的对于当前于己不利的众生或事物充满愤怒的心理,可导致动用物质手段加以回报的行为。
2.恨,继忿而来的厌恶、憎恨心理,也由嗔引起,可导致报复。
3.恼,由嗔引起的用粗暴的语言给对象以伤害的心理活动。
4.覆,由无明引起的隐瞒掩盖自己的过错恶业的心理活动。
5.诳,由贪和痴共同引起的为图取名利或达到某种目的而用虚假的言行来欺骗他人的心理及其表现。
6.谄,由贪和痴共同引起的隐藏名利的动机,巧舌如簧以掩饰自己过错、惑乱他人的心理及其表现。
7.骄,由贪引起的对于自己的优越属性沾沾自喜的骄傲心理。
8.害,由嗔引起的损伤他人的冷酷心理。
9.嫉,由嗔引起的对于他人比己优越的属性不能忍受的嫉妒心理。
10.悭,由贪引起的不愿意将财物等施与他人的吝啬心理。
11.无惭,对于自己所做的过错不以为耻的心理。
12.无愧,对于他人就自己的过错而发表的非议不以为耻的心理。
13.不信,不相信,对于佛、法、 僧三宝具有的清净功德怀着不相信的心理,会引起懈怠的出现。
14.懈怠,对于修善断恶不尽努力的懒散心理。
15.放逸,由贪、嗔、痴和懈怠的结合而引起的放纵贪逸, 不修善法、不断烦恼的自弃心理。
16.昏沉,由痴引起的对于对象的各种属性模糊不清的心理现象。
17.掉举,由贪引起的不能专注一境的浮躁心理。
18.失念,对于曾经历过的事情和所修善法不能保持清晰的记忆,会进一步引起散乱。
19.不正知,对对象错误认识的心理活动。
20.散乱,由贪、痴、 嗔引起的使主体处在意识流状态的散乱心理。
(6)不定,对于对象善或恶性质不定的心理活动。
1.睡眠,因痴而起不由自主地不能发挥认识机能的暗昧心理状态。
2.恶作,也叫作悔,对做过的事(并不一定是指性质为恶的事)加以自责的追悔心
理,即厌恶已作的事。这样,其性质才不定:已作的是恶事,现在后悔,这种心理为善;已作的是善事,现在后悔,这种心理为恶。
3.寻,对于对象的形象、状态加以粗略寻察的心理活动。
4.伺,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于对象的具体内容、属性加以细致推求的心理活动。
根据以上关于心所内容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瑜伽行者对于五十一种心所所作的六类区分,是有其内在的规律的。其中遍行是适应于心王及其一切对象的一般心所;其余五类四十六种心所是由阿赖耶识以外的其他七识在认识其各自特定的对象时所产生的,即是由特定的心识与其特定的对象所发生的认识活动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的心所,都可以归作“别境”。在别境内部,又根据四十一种心所的善恶性质作了三种分类,其中二类三十七种的善恶性质是确定的:十一种为善的,二十六种属恶的;另外四种的善恶性质需要结合特定对象具体判断,才能明确判定的。因此,从善恶的性质上说,别境四十六种心所包括了善、恶、善恶性质不确定三类。在性质为恶的二十六种心所中,有些心所是另外一些心所得以产生的前因,或者说有些心所是另外一些心所的派生物。为了分清其中的前后关系,便于修行者依次断除,唯识思想家们又把其中的六种较为根本些的心所分离出来,称之为“烦恼”;相应地,把剩下的二十种较枝末些的心所合称“随烦恼”,意谓是跟随六种烦恼而产生出来的。六类五十一种心所之间的这种分属关系,即:
心所法→遍行、别境→善、不定、恶→烦恼、随烦恼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