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替孔子伸冤:他没鼓吹忠君 只忠于自己的良知(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孔子的回答是:“子为政,焉用杀?”你搞政治,怎么会用得着杀人这种手段呢?“子欲善,而民善矣。”你自己如果做得善,老百姓就会善。接下来,孔子说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名言: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子的道德就像风一样,人民的道德就像草一样,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往哪个方向倒。所以草往哪个方向倒,责任不在草,而在于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怎么样,道德水平如何,道德风气如何,责任不在人民,在于统治阶级。
孔子曾经讲过一句话,非常好,可是我们一般都理解错了,或者是理解得很肤浅。哪一句话呢?孔子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我们一般人的理解是:君子讲义,小人讲利。好像这句话是孔子对君子的表扬,对小人的批评。甚至作为一种标签,讲利的都是小人,讲义的才是君子。
实际上,孔子的原话不是这个意思。首先,“君子”在这里不是指道德上的好人,而是指地位高的人;“小人”在这里也不是指道德上的坏人,而是指下层人。“喻于”就是告知、说服的意思。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君子,要用义来说服他、要求他;对小人,要用利来引导他、鼓励他。对君子,告诉他义在哪里;对小人,告诉他利在哪里。以义要求责难君子,以利鼓励诱导小人。
上层人要承担道义,下层人要关注权利。
不对普通百姓讲仁义道德的大道理,这是一个读书人的良知。实际上——苛上不责下,孔子之政道。律己而宽人,孔子之友道。
一个人,只要他坚持下层的立场,就不可能是一个什么“忠君”主义者。事实上,孔子本人也不是一个忠君的人,否则他岂能抛弃鲁定公而去周游列国,照后来那些头脑冬烘的儒生的所谓“忠臣不事二君”的观念,孔子岂止是“贰臣”,他不知侍奉过多少君主,不知是多少臣了。
管仲事公子纠,公子纠被公子小白逼死,管仲转事公子小白。这样的“不忠”,连子贡、子路都对管仲有意见,但孔子肯定他,甚至称他为“仁人”。是的,孔子只忠于自己的职守,忠于自己的道义,忠于自己的良知。
(鲍鹏山,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导,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儒风大家》杂志专栏作家。)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