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艺术投资化? 天价炒作应该怎样看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2006年,张晓刚《同志120号》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春季拍卖会上以97.92万美元成交,拉开了中国艺术品价格飙升的序幕。作为亚洲拍卖市场风向标的香港苏富比拍卖行,2010年秋季拍卖会总成交额也突破了30亿港元。
越来越多的中国天价艺术品,引发了人们很多关注。天价给艺术的发展带来的是福还是祸?是促进了中国艺术品的发展,还是使得中国艺术品的发展在个别“收藏家”的炒作下变得更加“投资化”、“泡沫化”?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天价现象说明中国的艺术品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其价值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但同时由于某些艺术品价格在炒作中的飙升,造成国内的许多艺术家,特别是一些年轻的艺术家盲目跟风,导致了一大批垃圾作品的出现。市场上充斥着急功近利心理严重、投机气氛较浓、假货充斥泛滥等等负面现象,这些现象暴露出艺术品市场的不成熟。笔者认为,首先在利益驱动下,不少炒家、游资、拍卖行为了一己私利纷纷进入到造市的队伍中,使艺术品在商场上急速涨价,令人瞠目结舌。急功近利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催高了艺术品价格,部分艺术家功利心急切,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自我包装、宣传,通过几场幕后操作的拍卖会以及媒体的炒作,使买家接受天价作品,“一代名家”就修炼完成。
中国的市场游资投资范围过于狭隘,对于在市场经济板块中仅占据非常小份额的艺术板块而言,一旦有额外资金涌入,就将引起价格的大波动。在大量资金助推下,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市场泡沫也就逐步增多。面对现在的艺术品市场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现象,喜爱艺术品的朋友们该如何对待?艺术品市场的出路又在哪里呢?笔者认为:艺术品走向市场就属于商品,而商品需要宣传,但由于艺术品等级没有固定的标准,在鉴赏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造成了艺术品炒作现象不容易被人所识破。要在对外交流中注意吸纳国外优秀的艺术品市场管理经验,做到为我所用,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艺术品走向世界。空前发展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与滞后的管理制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严重影响了艺术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可以通过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实际情况,在政策上给予艺术品产业一定的支持,建立完善规范的交易市场,不仅能促成艺术品产业的健康发展,还能促成艺术品的交易基地和物流配置中心的形成。
对于艺术品的不恰当炒作,既有损艺术家操守,也破坏了社会文化环境。其它诸如“假拍”、“拍假”之类违法行为,都应该依法规管和处置,使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赵维维)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