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价值观(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系统,是判断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文明与野蛮、合法与非法、道德与不道德的规范性体系。价值观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准则,人格修养的目标,社会和谐的保障,民族凝聚的支柱,国家认同的基础。国家或社会通过各种方式把价值观灌输和传递给个人,内化为个人的行为规范。
各种文明的价值观都是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
数十年来,存在一种错误的看法,以为只有西方才有普世价值和核心价值。其实各种文明的价值观中都含有普世意义的价值和核心价值。西方文明如此,东方文明亦然。
近五六年来,兴起关于“东方价值”或“亚洲价值”、“西方价值”的讨论。许多学者都认为,东方价值与西方价值并没有高低之分、优劣之别。认为,“西方价值有普世意义,东方价值同样有普世意义。”“一方面是西方所代表的自由、民主、人权、法治、个人的尊严;另一方面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包括正义价值、责任的价值、同情的价值、社会和谐的价值,还有法的意义、人与人之间如何融合协调这些价值。”“西方价值扎根在欧美文化中间,有普世意义的价值,儒家的这些基本价值,扎根在东亚特别是中国,也有普世意义的价值。”
西方的核心价值曾受到中华文明价值观的影响
近百年来,借鉴或全盘照搬西方的民主,成为近现代中国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其实,现代西方的民主制度和核心价值,也曾借鉴中华思想和价值观。
17—18世纪,西方传教士把中国的经典翻译介绍到欧洲,引起欧洲思想界和政界极大的震动,形成了长达近百年的中国文化的热潮。儒家经典的原理,成为欧洲哲学家反对教会的武器,成为欧洲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1764)一书中高度评价中国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他呼吁欧洲人学习中国的道德。被誉为法国近代第一个经济学家的魁奈曾说:“中国的学说值得所有国家采用为楷模。”法国哲学家霍尔巴赫也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道德结合的国家”,是一个“德治或以道德为基础的政府”。18世纪的欧洲启蒙学者从中国的思想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政府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因而,他们借鉴中国的思想和价值观,融入到本国的民主政治中。美国汉学家顾立雅在他的《孔子与中国之道》(1945)一书中认为:“在欧洲,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民主理想的发展中,孔子哲学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法国思想,它又间接地影响了美国民主的发展。”
构建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
构建核心价值是大多数主权国家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构建核心价值对于复兴中华文明具有关键性作用。现代核心价值观应该像“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一样简明、易记。本人认为,在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时期,可以构建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核心价值。
1.重新阐释“礼义廉耻”,赋予现代意义,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古人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士大夫(官员和文人)之无耻,是谓国耻。”毛泽东在建国之初就告诫全党“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会是这样。”维护社会稳定,最基本的是管好各级官员。用“礼义廉耻”教育各级官员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方式。
古代对“礼义廉耻”解释有多种,我们可以重新解释,赋予其现代意义。简单地说,“礼”追求的是良好的社会秩序即人人遵守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做文明有礼的人,可以简化为“遵规守法”。“义”追求的是气节,古有“正”、“直”、“善”、“大气”等义,可以解释为“公平正义”。“廉”与贪相对,追求的是做清清白白的人,有“廉洁”、“廉直”、“不苟取”、“节俭”等义,可以解释为“廉洁奉公”。“耻”在古代被视为“四维”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品德,包括两个含义,一为羞,二为辱,可以解释为“知耻明羞”。归纳如下:
礼——遵规守法——文明的基础
义——公平正义——高尚的人格
廉——廉洁奉公——清白的品行
耻——知耻明羞——做人的底线
2.以兼有传统和现代意义的“民主、平等、公正、仁爱、和谐”作为当代中华文明的现代核心价值。以上核心价值都可作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有些公民可能认同“四维”(礼义廉耻),有些人可能认同具有现代意义的“民主、平等、公正、仁爱、和谐”。其实,这些核心价值都具有凝聚和规范全国公民的意义。一并提倡,可以得到全国大多数公民的认同,最大限度地凝聚海内外华人。如果只有一种选择,价值认同和凝聚的功能就会削弱。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