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专家点评邓丽君:音乐中没有金钱味 有启蒙力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昨天,是台湾歌手邓丽君六十岁的冥诞。 
  岁月匆匆,自从1995年5月8日,由于哮喘病发作,邓丽君在泰国清迈的湄滨饭店中因抢救无效去世后,时间已经过去了近18年。
  尽管佳人已逝,香消玉殒。但是,邓丽君的歌声却永远留在全球华人的记忆中,只要一响起那些动人的旋律,人们的思绪很快又回到了激情燃烧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去。
  邓丽君出生于台湾眷村,父亲是国共内战时,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军人。邓丽君家境贫寒,三岁登台,六岁献艺,十岁夺冠,从“娃娃歌后”一路走来,到能娴熟运用多国文字、多种语言、多种方言精彩演绎上千首歌曲,发行超亿张碟片,连续走红歌坛三十年,最终成为二十世纪华人流行乐坛的巨星,邓丽君几乎是在中国流行音乐上树立了一根无法逾越的标杆。 
  1月26日,“邓丽君诞辰60周年巡回演唱会”在北京万事达中心举行,沙宝亮、吉克隽逸、钟镇涛等诸多明星联袂上阵高歌,和近万名观众一起为邓丽君庆生。纪念邓丽君的相关活动也在陆续展开。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邓丽君似乎从来都没有离开,她已经成为了华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学校,在街道的拐角处,在小镇午后的阳光里,在漫不经心的漫步中,你的耳畔或许就会飘来一首熟悉的旋律,《小城故事》、《千言万语》,抑或是《何日君再来》……
  她的不朽,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邓丽君音乐永远具有启蒙力量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张笑天表示,在中国历史上,音乐历来有大雅如“韶乐”和大俗如“郑声”之分。大雅与大俗之间原本是沟壑万重,但是到了邓丽君,却能融洽得天衣无缝。大雅如《淡淡幽情》演绎得令人敬仰、纯美的仿如不染一丝人间烟火;大俗如《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唱的调皮活泼令人喜爱。邓丽君所抒发的朴素真挚的人生感触,来自中国传统的文化伦理。邓丽君传承了太多中国传统、古典的元素。“她无法复原古典,却将这其中的种种精髓巧妙演绎出来。”“中国风、民族风”的歌曲一直是邓丽君演唱的重心。无论何时何地,她的歌声一响,就是典型的中国艺术、中国文化。
  张笑天说,邓丽君的歌声与舞台形象看起来没有包装痕迹,却比任何精心包装都更天然纯真,这才那么透彻地浸润到人们心田,给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透着邻家女孩的温热气息。在舞台上,她始终与观众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演唱会仿佛是一场家庭聚会。她在歌迷面前唱歌,感觉就像与亲人朋友相聚。她拥有中国女子端庄大方的气质,也有仪态万方的尊容,美丽而内蕴着善良,温柔而内蓄着坚强,并有大国风范。她纯朴、亲切、活力、向上而又不失时尚与高贵的风格,连同她的长相都有一种“怀旧”的中国特色。她笑容甜美,步履轻盈、双眸明媚,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中国古典女子的婉约、温和。
  “她的舞台形象和她的歌声一起,留在人们的心中。让我们反省是否需要重新找回我们民族生活中那些温柔淳厚的东西,是否需要找回心中遗落的旋律?我们会不会在猛烈地经历了竞争生活之后,再次从呼唤重返家园的歌声中去体验启蒙!这种启蒙能够惠及尚不识字的孩童,也能温暖一生都没有机会识字的贫民,其普照生命的伟力,有甚于用文字表述出来的启蒙文章。”
  张笑天认为,邓丽君持续走红给我们的启示应该是:只要世界还存在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相互伤害,像邓丽君这般甜蜜、纯真、温柔的歌声,就永远具有启蒙力量。我们纪念邓丽君,就是珍视歌声的启蒙力量。
  邓丽君音乐体现了“中庸哲学”
  中央音乐学院传媒专业创始人赵世民教授表示,自己研究音乐与养生这么多年,他发现邓丽君对养生功能有奇效。“邓丽君的曲子听她唱对养生有奇效,你模仿她照样有功效。”
  首先,邓丽君音乐的和韵合乎功能养生。邓丽君的歌曲没有极快、极慢的节奏,恰好符合人的心跳;其次唱她的歌能平衡激素。比如人怒了肾上腺素会上升,遇到很冲动的时候听邓丽君的歌曲能让肾上腺素降下来;第三是调整情绪。“当你处在仇恨、悲伤,惊恐这样的负面情绪当中,处在亢奋的状态,如果听听邓丽君的歌曲,情绪会抚慰下来。”
  赵世民解释,之所以听邓丽君的歌能够产生三大奇效,产生按摩五脏六腑的奇效,是因为邓丽君的唱法非常中庸,人听了非常贴切。而“中庸”,是老祖宗文化中一种做人的高级状态。其实是中国古代文化哲学中最高的境界。
  邓丽君音乐中没有金钱味
  著名学者巴湘说,邓丽君有多方面的思想特征,首先是她独特的艺术风格。在邓丽君走红的时代,大陆还没有完全走向开放和变革,某些政治的因素,还在影响着音乐的领域,在这样不太宽松的时代,邓丽君的歌声像春风煦煦吹来。“邓丽君委婉歌声里唱的不仅是台湾的声音,同时她也是中华的声音,更是一个伟大民族已然觉醒的声音。”
  其次是她歌曲中崇高的文化品位。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种类,同样需要一种文化的品位。作为一个歌者应该是担负起使命,让真正的艺术中没有金钱、物质的膜拜,走向崇高才是真正的音乐。“从邓丽君的歌声里我们感受到了崇高的魅力,也是社会走向进步的标志,它就像一面升起的镜子。”
  此外,邓丽君的音乐中还有一种深厚的温暖力量。邓丽君的歌声里绝对不是靡靡之音,像《春江花月夜》等都非常荡气回肠。“她的歌声具有卓越的精神境界,邓丽君的歌声从远方归来,连动她的心脏同我们这个时代一起跳动。”
  邓丽君影响了中国音乐工业
  海政文工团艺术指导,著名词作家付林回忆,他从1980年开始接触邓丽君,至今有32年,他认为,邓丽君音乐核心的东西有两点,第一是时尚性;其次是民族性。在她前期的民谣歌曲,中期东洋味道歌曲以及后期诗词性的艺术歌曲中,她的音乐涉及了众多的民族、时尚和大众性,从而奠定了她有巨大的影响。“她是改革开放以来先于经济交流,先于其他文化交流的人。虽然她本人没有到祖国大陆,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她的音乐已经走遍祖国大陆,她是真正的两岸文化交流使者。”
  在付林眼中,她另一个重大的贡献是她影响中国音乐工业的转变。邓丽君盒带的流行,大陆开始走上从唱片到立体声盒带的转变,大陆的大量盗版盒带主要是以模仿邓丽君为主体,属于自动传播的现象,自动流向了千家万户。同时邓丽君的音乐让我们告别了过去宣传式的战斗歌曲,走向柔性、软性的音乐文化。“这种音乐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冲击。”
  付林回忆,他在1978年第一次听到邓丽君的歌后,大为感叹,“世界上竟然还有这种音乐存在?”当时他在部队工作,写的都是大量的战斗歌曲,是邓丽君的歌曲让他开始思考中国歌曲的将来。他说,自己创造的《小螺号》就是模仿邓丽君创作的。“我当时也不管别人说什么政治问题,我就是觉得好听,就应该这样写,现在想想自己胆子大了些。”
  直到现在,他还认为,中国最美的声音还是邓丽君。
  邓丽君终结了一个时代
  音乐评论家刘雪枫说,到现在,邓丽君已经成了一个经典中的经典,她是一个现象,对于几代人来讲她就是一个梦中情人。“在我心目中她一直停留着上个世纪80年代的形象,而且形象模糊,因为声音超过了她的形象。”
  历史在那个时代出现了一个拐点,邓丽君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第一个醒目的符号。刘雪枫说,这个人的名字代表了一个终结时代,她代表了一种演唱的风格,包括所有的一切,已经没有发展空间,“她已经是一种终结。”就像瓦格纳代表了古典音乐一个终结的阶段一样。“后来不断有人在模仿,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越她。”
  他说,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很多人就在模仿邓丽君,但都模仿得不像,“唱邓丽君的歌曲一定要有很深的艺术功底,不是谁都可以演唱的,不然没有邓丽君的光泽。仅仅流于模仿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如以邓丽君为号召,来开展学派的研究,学术领域的探索,通过其他方式的发展,也可以创作一个超越邓丽君的歌曲。”
  记者 王金跃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