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行善怎么反成了过街老鼠(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国如同百年前的美国
经济发展过快,往往会导致其他社会矛盾的产生。张颐武认为,批评道德沦丧,批评理想破灭,这固然需要,但也不能超越社会发展的现实。
张颐武说:“中国现在的情形和美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非常像,那个时代的美国,也是道德沦丧、诚信崩溃、骗子横行。我们看辛克莱的小说《屠场》,里面写的美国食品工厂里的种种黑暗,如同我们的瘦肉精、三聚氰胺,他们早就经历过了,一点儿不比我们现在好。德莱赛小说里的主人公,和现在的凤姐差不多,再看欧亨利的小说,也是骗子横行。后经过进步主义运动,再加上美国经济过了高速发展时期,人们普遍富裕了,道德的问题也就慢慢解决了。”
中国的问题与美国当年类似,并非观念的原因,而是无法超越社会发展的现实,张颐武说:“我们不是没有道德的观念,而是做不到。如同环保,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大量地宣传,环保意识算是超前了吧,但是照样做不到。所以说,一方面抨击丑恶,如同进步主义运动一样,一方面也要正视社会发展的规律,两方面都具备,当社会更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行善的结果比目的重要
其实不管是伪善也好,作秀也罢,善行本不以动机作为判断标准,只看结果就好,张颐武说:“一个人说要捐款,结果没捐,这自然不对,可以说他伪善。但是他捐出来钱了,至于他为什么捐,是为了名誉,还是为了别的原因,我们不好判断,这也并不重要。”
中国传统的道德,基本上都是以人的主观判断为主,中国的道德教育,也同样以自省、自我修养为主,而在现代社会,是否需要一种可见的判断标准,外在的约束机制,使人们乐于行善,乃至敢于行善?
张颐武说:“中国的道德、善行的标准,基本上都是伦理性的,世俗化的,这本来也挺好,但是难度很大。在传统社会,难在自我约束;在今天,则难在人们的双重标准。行善本身是好事,问题在于人们待人待己的双重标准。一方面,在口头上,在表面上喊口号,把道德理想提得太高;一方面又觉得社会上都是坏人。所以看见别人行善,就觉得他一定别有图谋,非得挖出来不可。没有挖出来的,也是因为藏得太好。我认为,制定外在的标准并不重要,只要真的奉献了,就很好了。”(周怀宗)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