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唐大明宫遗址新发现:宫门5更启 待漏百官始入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文汇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大明宫遗址考古又有重大发现,继发现规模最大的门址——丹凤门遗址之后,考古工作者最近又在其南宫城墙沿线发现三座城门遗址,它们分别位居大明宫正门丹凤门遗址的左右两侧。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新发现的建福门门址两侧,还发现了文献中记载的文武百官等待早朝时的休息场所——“百官待漏院”遗迹。据悉,三座城门遗址和“百官待漏院”遗迹均为我国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    
    
    负责这一考古发掘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何岁利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根据史料记载,大明宫的四面共有11座城门,到目前为止,除南宫城墙上的延政门仍未找到外,我们已发现了10座。”他说,“大明宫的南部地区为重要的朝政区域。过去发现的丹凤门是皇帝的御用门址,体现的是级别和礼仪,而不是主要通道;这次发现的望仙门和建福门,其规模和形制一致,它们对称地分布在丹凤门两侧,每个城门都有三个5米宽的门道,它们都是百官入朝进入大明宫的重要门址,望仙门进文官,而建福门进武官。建福门以西的兴安门,在唐代是通往大明宫翰林院、唐长安城城北,以及通往后宫的重要城门。据文献记载,唐代皇帝多在此举行接受战俘投降仪式。”    
    
    发掘现场位于今西安市自强东路以北、二马路以南、建强路以东、太华南路以西区域,这里就是大明宫的南宫城墙遗址。记者现场看到,新发现的一座座城门遗址、一处处排叉柱础石赫然在目。何岁利告诉记者,丹凤门西面430米处就是建福门遗址,遗址以西220余米就是兴安门遗址,丹凤门以东430米处就是望仙门遗址。他说,试掘表明,这里已发现的4座城门的规模要比延续到今天的西安明代城墙的城门宏伟得多!    
    
    新发现的三个城门遗址都埋藏在现地表以下,只残留有城门基址。试掘表明,建福门遗址东西长约37米、南北宽19米左右;兴安门遗址东西长约39米,南北宽约20米左右;而望仙门遗址东西长33-35米、南北宽19米左右。    
    
    在唐代,文武百官在大明宫外等待早朝叫“待漏”,而“待漏院”就是百官等待早朝时的休息场所。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六月,唐宪宗下令在大明宫建福门外修建了“百官待漏院”,规定“昏闭晨启”,宫门的开启时间为“五更”(即现在的凌晨3时到5时)。何岁利说,这个文献记载中的“百官待漏院”,长期以来始终没有得到实地考古的证实。这次,他们在建福门外的两侧,各发现了大片对等面积的夯土遗迹,分别为南北宽10米左右、东西长20米左右。它上面的建筑已毁,只留存下了夯土结构的建筑基址。    
    
    专家认为,唐大明宫遗址的这批新发现,对大明宫形制布局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对古代宫殿布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初步解决了唐大明宫研究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