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道德经》逻辑错乱? 那是老子"设的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网文化中国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统观整部《道德经》,我们不难发现,除了少数章节之间存在某种逻辑关系之外,多数章节在结构上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而《道德经》涉及自然、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道论、军事、治国、修身为其要素,其中最核心的道论本应贯穿全文,但在章节表达上却是分开而论,并无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感觉《道德经》是一部格言集,类似于现在的随感录,是老子观察自然和社会,并结合自身的修道体悟,随手记录下来的文字。


     我们还可以发现,某些章节同时并存多个主题,较有代表性的有:通行本第十五章,第四十二章,第六十四章。


    如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这是对得道者的描述。


    又,“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此句是修道的体悟,与十六章更为接近。


    又,“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该句讲不盈,与第九章更为接近。


    再如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该段讲慎始。
    又,“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该句讲无为。
    又,“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该句讲慎终。
    又,“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该句讲无为。


    此外,经文误录的现象也是不少的。造成此种情形无非就两个原因:


    第一、古代早期使用的竹简,翻看和携带十分不便,常有字迹模糊,竹带断裂的情况出现。我们可以设想:某个较早的母本,因为某种原因而导致竹简散乱。之后,其主人根据记忆重新编排,但未能恢复其原貌。在加上长期传抄过程中,抄者依据自己的理解调整、添加、减损字句等,才造成了今本错乱颇多,难于辨识之现状。如无考古更多的新发现,若想恢复其原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只能各自依据自己对章节主旨的把握及对经文的理解而进行取舍了。


    第二、还有一个可能是老子自己有意将经文打乱。《道德经》中第三十六章或许隐晦的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若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若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若要废除它,必先抬举它,若要剥夺它,必先给予它。这是深邃的智慧。柔弱能战胜刚强。鱼儿不能脱离深渊,国家的利器不可以示人。


    本章主要讲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此乃天道,而最后却提到国家的利器,也就是国家的军事实力。初看与前文并无关系,因为前文并未提及国家军队,但仔细揣摩,该句只是打了个比喻,国家的军事力量若轻易示人,就很可能会引来灾祸。比如他国的窥视,引发战争等等。同理,天道若轻易示人,被恶人学了去,用之以为恶,也是会招致灾祸的。正所谓天宝不泄于非人,圣道须传于贤者。古代大医在选择传人的时候都是十分慎重的,必须经过多年的考察,确定其人品行端正,有一颗慈悲之心方可传其衣钵。因为医道可以救人亦可杀人,若所托非人,所造恶果岂非授者之过?


    我们姑且相信老子过关的传说是真实的。可以设想老子最初是不打算将经文传播出去,他只是将其带在身上,在过关的时候,尹喜为求道而以传经作为通关条件。老子一方面观尹喜为一位修道者,志同道合,可以传道。另一方面,也就是出于上面所提到的忧虑。老子在传经前故意将经文打乱,以期望能将心浮气躁,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心术不正的人挡在《道德经》的大门之外。


    了解《道德经》结构方面的特殊性,对于登堂入室者应是一种有益的启迪。


    (作者:大竹 原题:浅谈《道德经》的结构与语句错乱问题  本文由国学复兴文化论坛供稿 刊载本文只为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