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广富林遗址新发现 4000年前上海先民吃鹿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雪竹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曲肢葬(来源:外滩画报)



4000多年前的上海先民吃什么?怎么吃?这一问题的答案随着松江区广富林遗址新一轮考古调查和挖掘的展开,而渐渐浮出水面。记者获悉,市文管会考古部门工作人员日前对遗址挖掘保护区东部的4000平方米范围探方150个,发掘出土的古代遗存相当丰富,最新考古发现揭秘先民饮食情况。
 

  本次考古发掘最古老的发现是崧泽时期的“地灶”。这是古人为了挡风,集中火势,在地下挖坑形成的厨房。深达10多厘米的灰坑中尚能看到因烧煮留下的灰痕和炊具残片。地灶中还新出土了一种特殊的陶制炊具,称“”(音同眼),和人们熟悉的陶鼎不同,的功能类似蒸锅,说明那时的先民已开始利用蒸汽烹调食物。市文管会考古研究部主任宋健告诉记者:“以往崧泽末期的考古发现多以墓葬为主,而这次发现的器物则让我们了解了古人的日常饮食情况,这是前所未有的。”
 

  那么上海先民吃什么食物?遗址现场,记者看到一处探坊中堆放着10多具动物骨骼,市文管会考古研究部副主任陈杰介绍,这些都是良渚末期的鹿的下颚骨,现场还发现了一些陶鼎残片。而从鹿骨规模和其他器物来看,4000多年前这里很可能举办过一次盛宴,村落上层阶级议事、聚餐,而鹿肉为当时先民肉食的主要来源。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更多广富林文化时代的陶器,最特别的是一件北方生产的酒器。宋健说:“古人究竟用粮食还是果汁制酒,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的新发现包括东周时期的青铜锄。宋健说:“青铜作为一种贵重金属,通常用来制作礼器,但这次却发现了青铜的农具。我们推测这是周代上层人物在春耕仪式上亲自下田劳作使用的特制农具,这同时也说明了广富林地区在周代时已是一处重要集镇。” 


  目前,在松江广富林古文化遗址的挖掘保护区东面,广富林遗址公园古建筑区已开工建设。规划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遗址公园主要分为古建筑区和博物馆展示区,到今年底,古建筑区的建设将全面完工。而占地17300平方米的广富林遗址博物馆预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完成结构封顶。考古发掘和广富林遗址保护性开发项目同步进行。据悉,挖掘出土的文物经过修复保存,将在广富林遗址博物馆展示区展出。


  沈轶伦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