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彭学明散文《娘》引深思:种种"不孝"致终身遗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目前,彭学明新书《娘》已经出了两个版本。

 
  记者 石月
  有人读完他的书,马上拿起了电话,打给在老家的父母,有的人,专门为爸妈预定了出游计划,年轻的大学生读完,开始节省着花自己的生活费,每天忙完工作,又忙着带孩子,为人父母的读者们开始想起,许久未联系的自家父母,正在经历和父母“冷战”的读者,冷对的“横眉”温柔了下来,还有读者甚至在清明节的时候,走到作者母亲的坟前,献花祭奠……
  从去年在文学杂志上第一次发表长篇纪实散文《娘》至今,湘西作家彭学明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能够影响那么多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的读者。昨日母亲节,《娘》作品研讨会在长沙举行,研讨会上,专家学者高度肯定了《娘》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同样是在研讨会上,有专家提出,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彭学明对于自己母亲,在很多地方做得“太过分了”。记者前日在长沙采访到彭学明,他平静面对读者的赞许,而对于旁人对他的不理解和谴责,他表示,想通过自己在与娘相处时“血淋淋”的教训,唤醒世人对于母爱、亲情的反思。
  忏 悔
  我人生最大的错误,是弄丢了娘
  长篇纪实散文《娘》真实地反映了上个世纪作者的母亲历经苦难,把自己拉扯大。而成长过程中留下的阴影,让他误解了娘,甚至怨恨娘,作者和娘的“战争”最终以“娘”的去世结束,而作者的忏悔和反思则由此开始。
  在书中,彭学明回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母亲为了养活儿子,让这个读书好的孩子上学,几次改嫁。然而就是这样为了孩子活下来,活得好,可以抛弃爱情、抛弃名誉甚至自己生命的母亲,在儿子成年以后,并没有得到他的理解。在旁人的指指点点中,彭学明因为母亲而产生的耻辱感,从初中懂事时开始萌生、渐长。
  彭学明在书中,毫不隐晦地拿起利刀,剖析自己的过错——不考虑母亲的感受,把母亲硬生生从她习惯的乡下接进城里住,每天回家沉闷以对,把在外受的气全发泄在母亲身上,谈恋爱了,女朋友家住在离自己家不到300米的地方,却在女朋友家一住就是几乎一年,自己谈婚论嫁,甚至是举行婚礼时,都没有让母亲到场……
  “为什么我容得下整个世界,但我却容不下我娘?我不想告诉我娘手机号码,怕她一天到晚打我电话。我娘牺牲一切让我认识了整个世界,但家里电话机0到9十个阿拉伯数字,我都不愿教我娘认识,就是怕她啰嗦。”
  彭学明坦言,在别人眼里,他是孝子,让母亲吃好穿好,而只有他最清楚自己“不孝”,甚至是杀害母亲的“凶手”,就在母亲临终前,他还在和母亲“交战”。 “大概知道自己要死了,她不愿意去医院了,我还凶她,你死你的,你要到医院,你死吧,我不管你。全是这些冷冰冰的、缺德的字眼。
  “娘试图艰难地向我伸出手,但已经无力了,没有伸直。娘流着泪,绝望地望着我倒下,倒下,倒下……”回忆起母亲临终时,他哽咽了,“就算到了最后抢救关头,我娘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我怕医生抢救她,把骨头按碎了,都没让他们抢救下去……”想起自己的种种“不孝”和这个终身遗憾的错误,在娘去世的半年时间里,他经常泪湿枕畔,有时还能幻听到娘在房间里哭泣的声音,有时则会梦到娘。
  “我已经无可挽回了,做得再好,再忏悔,对我个人来说都没用了。在和娘不停的交战和对抗中,我觉得当时我是胜利的,但是现在想来,我醒悟了,其实我是输了。”
  彭学明找到了和亲人相处时的平静,不再是以前那个让妹妹、姐姐“害怕”的“问题兄弟”。这次从北京回长沙,他多带了自己的书,打算送给亲人。尽管如今自己忏悔、醒悟了,彭学明表示,并不能原谅自己。
  然而他的忏悔,不仅让读者感动,更让读者感同身受。作家刘震云说:“当大家都在作品里和生活中装饰和伪饰自己时,这种揭破灵魂、撕开自己的忏悔,尤为可贵。”
  反 思
  孝顺孝顺,以“顺”为大
  2012年2月,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娘》的单行本,并由著名作家陈忠实、贾平凹、阿来、张炜和刘震云联袂推荐,一上市很快售罄,浙江绍兴一所学校的学生在网上设立“听陈老师读《娘》”的专栏,学生们发表读《娘》的心得;很多读者在彭学明的博客上留言,表示读《娘》后,开始反省并纠正自己对父母的行为。
  反思自己,彭学明发现,自己从来没做过一件让母亲开心的事情,他懊悔不已:“其实‘孝顺’, 是以‘顺’为大。有一种顺,是在父母所做的事情无伤大碍,完全顺着他们,让他们开心快乐;如果有原则性的问题,你就要先‘疏’,即沟通,再达成共识,这也是一种‘顺’。长大成人以后,父母对我们的要求更低了,只要你平平安安,每天给他们报平安,哪怕两三句话,他们都开心,如果他们心情不平顺,就算给他们金山银山都不快乐。好多父母你给他们买贵的东西,他们不高兴,心疼你花钱,买个小东西,心意在了父母还是高兴。此顺,是‘顺’”他们的心。不仅要在生活上顺他们的意,更要从心灵上顺他们的心。让父母心灵上快乐。”
  寻 根
  留不住物质的根,请留住心灵的根
  在5月份新出版的《娘》(全本)中,彭学明将作品由8万字扩展到了15万字,其中他增添了更多关于母亲的故事,以及他试图寻找母亲的出生地的过程。“我母亲的出生地在湘西花恒县下寨河,我和舅舅沿河寻找,但始终没有找到。”
  面对现代城市的发展,很多从农村走出来的人,不再回乡。而在城市长大的下一代,也不再对农村的家园有所留恋。“表象的根即父辈、祖辈的出生地可能被挖断,城市化了以后,但是你的家园,不管你搬到那里,你人的影子进城了,但是你的心,你的根永远在那里,是不会动的。但是隔了好多代以后,就回不去了,物质的根没了,心灵的根得有。你必须知道,你的根在哪里,知道你的历史,知道你父母几代人的来龙去脉,这样的根,就是历史,你就要用文字记下这些根,让你的子孙后代知道你的根曾经在哪儿。不可能再回去,因为你已经移植过来了。‘认祖归宗’、‘落叶归根’说的还是,回到你的父辈曾经出生的地方。”
  相关链接
  作者简介:
  彭学明 土家族,湖南湘西人。著名学者、作家和文学批评家,代表作有《祖先歌舞》、《我的湘西》等,其中以湘西为题材的散文《湘西女人》、《边边场》、《踏花花》等被《新华文摘》、《中国文学》等多家刊物转载。
  “娘”的话
  在彭学明的书《娘》中,“娘”是一个连阿拉伯数字都不认识的农村妇女,然而她善良、宽容,她用最朴实的话语,在潜移默化间将最基本的道理“传授”给自己的儿子。正如一首歌里唱的,要“听妈妈的话”, “娘”最朴实的语言里,蕴含着无数哲理。
  “再苦的人生都要唱歌,再苦的人生也都有歌。”
  “做人,要念人家的好,不要念人家的错!念人家的好,你好他也好;念人家的错,他错你也错。”
  “这个世界上,米有(没有)哪个欠哪个的,只有个人(自己)欠个人(自己)的。”
  “不要记仇,仇恨不是杀别人的快刀,而是毒个人(自己)的慢性毒药。”
  “为了个命里都米(没)有的东西把命里已有的东西丢了,不划算。”
  “人在亮处要想到暗处时。”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