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祖先里难道没有小老百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红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近日,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等23位考古、历史、神话、民俗专家考察人祖山后形成共识,根据北京大学C14同位素测年成人头骨为6200年前的测定结论,以及明代当地人的墨书题记,日前在山西吉县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属于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6月11日《大河报》)

1919年,胡适在给绩溪旺川曹氏族谱作序时说,“中国的族谱有一个大毛病,就是‘源远流长’的迷信。没有一个姓陈的不是胡公满之后,没有一个姓张的不是黄帝第五子之后,没有一个姓李的不是伯阳之后。家家都是古代帝王和名人之后,不知道古代的那些小百姓的后代都到哪里去了?”

近百年过去了,我们仍在重复着类似的荒唐,略显不同的是故事的导演由民间续谱人士变成官方和专家,后者貌似给此类活动添加了不少权威性,但用异曲同工形容这两个版本也并不夸张,倘若胡适先生泉下有知,一定还会哭笑不得。

每每述及先人,往往就只有名门权贵,整个历史仿佛就是他们的家族史,不仅如今没有小百姓的后代,祖先里的小百姓似乎也从不曾出现,要不怎么一发现6200年前成人骨头就能断定是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

不过,当我们发现考古单位中竟有一家旅游开发公司后就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这都是招商经济惹的祸。联系此前李白、曹雪芹、赵云、刘备、曹操、诸葛亮、老子、朱元璋故里之争,甚至有多地争做炎帝、孙悟空、西门庆的家乡,不由得给人一种只有你想象不到,没有“专家”做不到的感觉。

也有人说“搬得动的古董文物贩子制造,搬不动的古迹地方政府制造”,这话不尽正确却也道尽地方希望借由名人故里发展经济的痴迷,无论多么荒唐,政府加专家的组合总能找出千般理由让你不信却也无可奈何。

与大人物攀交情赚点廉价自豪感也是人之常情,追寻名人祖先的平民百姓自娱自乐我们也无权干涉,但上升到考古论证角度却应该倍加谨慎,考古学本来就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如果一定要民俗甚至是神话专家提供佐证,严谨大打折扣,可信度也必然降低。

余秋雨先生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我想说,祖先里没有小百姓不丰满,没有小百姓的历史也缺乏真实感,让小百姓走进古迹回归历史是对他们的尊重,更是我们严谨治学的底线。 (任超文)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