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北京人享受国学从跟风到自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暑假来临,各种暑期辅导班中赫然出现国学的身影。国学热继续升温,但民众开始对此变得理性。
北京完美网络科技公司老总胡育新报名参加八月三日开学的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国学董事长高级研修班”,但他不是想“在下属和同行面前凸现自己的品位和渊博”,他认为国学不是文化快餐,单凭一二个月学不到真正的精髓。让他决定掏出三万八千元不菲学费的原因,是他想“感受中国千年文化的浓郁气息,使企业心得再升华,同时结交圈内朋友”。
十岁的北京学生曹晶晶今年暑假要到远离市区的北京香堂孔子学校参加“国学夏令营”。她的母亲表示,“对孩子来说,国学不国学,显得太沉重,我只想让她多读一些经典著作。”
“以前只听过苏丹红,没想到于丹也这么红”。去年开始,易中天、于丹等“名嘴”在央视开讲古籍经典引发了国学潮、经典热。
各大书店的图书销售排行榜上,经典古籍以及重读经典类著作长时间占据榜位。中华书局总经理李岩称,该社出版的《我读论语》二00六年销量一百二十七万,《品三国》截至二00七年春节,已超过一百万,突破许多社科类书籍的销量。
私塾学校开始“复辟”,小学生重读四书五经,大学生开始考虑以汉服代替毕业的学士服,甚至连美国大学生也开始身着汉服祭孔子。
然而有一种声音表示,人们对国学的追捧,不是“尚古”而是“媚俗”,不是“复兴”而是“哗众取宠”,“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发展不是靠诵读两本经文就可以解决的”。
北京第一家汉文化餐厅“汉风食邑”以穿汉服吃饭为特色,曾在开业前两个月火爆京城。而今,这家餐厅打出五折招牌,食客却门可罗雀。虽然餐厅中还摆放着古筝,但已无人抚琴。为数不多的顾客也不再穿汉服吃饭,谈论的也都是股票、车子和房子,与普通餐厅无二区别。
其总经理李良显然高估了“穿汉服吃饭”这一“花招”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他说,地理位置不好、周边人群消费能力偏低、餐厅定价稍高是目前经营状况差的主要原因。经由此处的路人则表示,“不一定要穿长衫才是国学爱好者。”
作者:陈静思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