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河北井陉深山藏着古长城 所属朝代尚有争论(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河北青年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此段长城位于井陉县西北部深山区的辛庄乡

    ■古长城用石头砌成,现有几百米长,残高约2米

    ■疑为明代长城,其价值判定还需进一步挖掘研究   

 
■ 这段长城的年代尚不确定 ■ 摄/记者 崔靖
 
长城是世界一大奇迹,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近日,省会市民侯先生打来电话称,在井陉县辛庄乡白土岭村北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古长城。

    井陉县文保部门表示,1956年,有关部门曾公布井陉古长城为省级文保单位,该处长城位于井陉县内应为省级文保单位。不过,这段长城的身份目前仍不清楚。

    “天下险塞”藏着古长城

    辛庄乡位于井陉县西北部深山区,距县城37公里,因其山高谷深,沟壑纵横,险关要路众多。井陉地处冀晋两省接合处,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天下险塞”之称。

    近日,省会市民侯先生向本报打来电话称,他到辛庄乡游玩时,在朋友带领下参观了一处古长城遗址。“我朋友告诉我,这段长城一直鲜为人知,史书也罕有记载。”

    7月3日,在侯先生的朋友杨景秀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位于白土岭村北的高山上。当距离目的地还有几百米时,记者就能看到,山顶上隐约可见的石墙蜿蜒起伏。

    攀到古长城跟前,记者看到这段古长城呈东西走向,长大约有几百米,残高约2米,宽约1米多。在杂草和灌木丛中穿过的古长城城墙全用石头砌成,大的石头约有几十斤重,中间则用黄土填充。

    当地乡志对其没有记载 

    “这个古长城还是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很有历史价值。”杨景秀告诉记者。

    杨景秀的老家在辛庄乡张家刊村,他曾是《辛庄乡志》的编纂者之一。据他介绍,《辛庄乡志》中曾记录了辛庄乡小寺、凉沟桥的三处古长城遗址,对于该处古长城还未有记载。

    “这个地方比较偏僻,极少有人知道这个地方还有保存如此完好的古长城,更别说有人来参观了。”杨景秀说,他也是几年前听当地的村委会人员介绍才知道的。

    白土岭村是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对于山上的古长城,记者询问到的村民均称知道,并称多次去观看过。但对于其年代,村中一些年长者也称不知道,只告诉记者,“得有几百年了”。

    长城所属朝代尚有争论

    据辛庄乡文化中心主任程捧荣介绍,目前辛庄乡已经发现的古长城大约有三四千米,为齐、汉、明、魏朝所修,均就地取材,用青石堆砌而成。在辛庄乡保存完好的古长城井子村同样有一段。

    “白土岭的长城因为位置比较偏僻,的确鲜为人知,乡里已经上报了有关部门希望得到有效保护。”程捧荣说,据她推断,该处长城应该是明代或汉代所修,作用自然就是抵御外敌。

    昨日,井陉文保所所长杜鲜明称,白土岭村北的古长城他曾考察过,他认为其应该是明代长城。“1956年有关部门曾公布井陉古长城为省级文保单位。”杜鲜明告诉记者,白土岭村北的古长城虽鲜有人知,但因为处于井陉县内应该已经算是省级文保单位。“我认为应该是按段来评定其文保级别,这样更利于保护。”杜鲜明透露,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针对长城的一次规模最大的资源调查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杜鲜明认为,白土岭村北的古长城应该是作为防御之用,有一定的研究、历史价值,不过,还需进一步发掘研究。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