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评:明星融入公众需注重人品与艺品的统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最近,一些文艺明星又遭舆论质疑。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是社会资源滋养的结果,因而从一登场,就必定受到社会的关注。只是,现在的关注常常是“负面”居多,有的是明星不明就里地成为他人不当谋利的工具,有的是明星的不良行为被发现并曝光,还有的是某些娱乐媒体的捕风捉影甚至无中生有的恶意炒作。全社会的目光一日尖锐过一日,如何在大众媒体的语境里维护明星的声誉,也成为各种经纪公司、公关公司竞相比拼的“活计”。艺人成名需要勤奋,需要“艺高”,需要机遇,需要环境,但我以为,在关系明星声誉的种种因素中,最根本的一条,在于明星与公众的关系,特别是与公众在精神上的密切联系。 
  明星与公众的关系首先是他的艺术创作与公众的关系,最重要的表现是作品的价值取向与公众的关系。赵丹在人们心中难忘,是因为他在几十年电影生涯中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了人民的心声和社会价值观的进步。侯宝林的相声艺术难以超越,是因为他的讽刺之笑里总是包含了健康向上的深刻内涵,讽刺与崇尚、讽刺与美好融为一体。杰出的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中总是坚持精神价值的高度,不会为了金钱名利而去创作那些淡漠人民心声,远离社会矛盾,不痛不痒,牺牲艺术品位,浮躁、虚假、泡沫化的作品。
  这种体现在艺术创作中的浩然正气来自于艺术家在做人和从艺上所坚持的正确价值观。中国古代历来主张艺品和人品的统一。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儒道都强调文人的精神修养,这也是历代杰出诗书画家共同的人生气质,是为文从艺先要有的一种精神境界。艺术家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和品格立身处世,是决定其艺术风格的根本因素。如果首先考虑出场费和“红包”的多寡,而不是角色和主题内涵的价值,一定沉淀不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如果艺术成了赤裸裸的利益交换,明星醉心于不正之风,哪里还有声誉可言?在这方面,许多老艺术家淡泊名利、潜心创作、为文化理想而坚守艺术品格的高风亮节值得学习。
  每当社会遭遇重大自然灾害,不少艺人都会慷慨解囊,捐资捐物,甚至赶赴救灾一线,给人以安慰和鼓舞。但是,艺术家对社会的关心、与公众的联系,比这种物质支援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引领,比非常时期的“露面”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融入”。现在欧洲有一些“快闪”音乐家,他们的职业身份是交响乐队的乐手,但是在非职业场合,在演出旅途中,在地铁、机场、火车站,在下榻的旅馆外,他们有空就拿出乐器,三五结伴,演奏几分钟,给周围的人们一个惊喜,给平常的生活增添一抹艺术的亮色。他们热爱艺术,也热爱社会,并且让艺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融入普通公众的日常生活中。这是艺术与社会密切联系的一个很小的切入点,但是经由它,街道、社区、学校等等生活平台,成了更自然、更真实也更潜移默化的舞台,由此串联起的明星与大众的关系怎能不密切?
  当然,明星与公众良好关系的建立也与社会环境有关。社会舆论对明星的关注点、兴奋点在哪里,对明星发展的方向、所走的道路有着重要影响。猎奇式地传播明星的私生活,淡化明星的艺术创造、积极精神和刻苦学习,只会降低公众对明星及其作品的审美期待,把艺术评论拉入八卦咀嚼中,不仅不能给明星的艺术精进以动力,反而会早早地把明星消费掉,使之成为又一颗匆匆陨落的“流星”。公共媒介对明星的形象化、及时性和广泛性传播固然重要,但是如何让传播的过程成为意义增殖的过程而不是价值稀释的过程,如何让明星在与公众紧密的精神联系中提升自己的艺术创造力,更是不容忽视。
  (路 侃)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