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影视剧推广普通话 不能以“扼杀”方言为代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29集大型纪实性主旋律革命史诗大片《国家命运》正在央视一套热播。此剧用纪实手法还原“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的历史秘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人物操着略含湖南口音、苏北口音的普通话,这些话语虽然经过“改良”,已不是“原汁原味”的地方方言,但对于近年来只能说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的电视剧来说,仍然令人耳目一新。 
  方言限制有松动
  在《国家命运》中,希望拥有自己国家核武器的毛泽东抚摸着在广西发现的铀矿石,深情地用带有湖南乡音的普通话说:“有了这个东西,我毛泽东少活几年也可以啊!”同样,陈赓大将为了将一批技术人才输送到筹备中的导弹研究院去,遭遇有些大学不肯放人,心急之下竟把周总理堵在厕所门口谈话,周恩来用“苏北普通话”笑道:“陈赓,也就你,找人办事敢跑到厕所里来。”
  这令人感到,有关方面对影视剧中领袖人物说家乡话的限制似乎已有一丝松动。还记得,三年前,一批建国60周年献礼剧紧急重新配音,如《决战南京》中毛泽东、周恩来等原本都说方言,最后只好紧急配音改说普通话,为此剧组损失约30万元;献礼大片《建国大业》也让片中本来讲方言的毛主席、周总理等改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在网上引起不小争议。
  声音帮助塑角色
  去年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大型史诗剧《东方》也由于不准剧中领袖人物说方言,让扮演邓小平的特型演员卢奇连连叫苦,他在镜头前用四川话表演,后期要让配音演员配上普通话。卢奇说:“小平同志本来就说四川话,我用四川话演戏,更能贴近人物,找到角色的感觉。”配音反而让人物塑造打了折扣。卢奇表示,声音也是角色塑造的有机组成部分,声音弱了,这对角色是个遗憾。红色偶像剧《我的青春在延安》导演桑华也表示,女主人公萧湘是湖南女孩,她奔赴延安,毛泽东见了这位小老乡,能不说家乡话吗?如果说普通话,反而让人觉得不真实。
  凡事不应一刀切
  三年前,广电总局重申,除地方戏曲片外,电视剧应以普通话为主;电视剧中出现的领袖人物的语言要使用普通话。网上调查显示,六成网友反对。有人说讲普通话不像毛爷爷,也有人说讲普通话的邓爷爷不亲切。这次《国家命运》中领袖人物的乡音“趋于普通话”,没有太难懂的成分,既没有违反“应以普通话为主”的规定,也适当考虑了民意和艺术所需。
  影视剧推广普通话没有错,但不能以“扼杀”方言为代价。实际上,影视作品使用方言产生了大量优秀作品,仅以电视剧为例,就出现过《士兵突击》《孽债》《金婚》《武林外传》《我的兄弟叫顺溜》等。这些作品从未对推广普通话产生过冲击,相反,这些年某些方言倒是有生存危机了,如上海孩子不会说沪语引发广泛关注。
  实际上,央视也从未拒绝用东北方言拍摄的《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等;央视春晚也年年高调聘请用东北话表演小品的赵本山。由此,凭什么不准电视剧中的领袖说点家乡话呢?
  记者 俞亮鑫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