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天价制作不等于传世之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文汇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采访对象:王晓鹰,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话剧院副院长
    
    采访时间:1月5日15时
    
    采访方式:电话采访
    
    对本报提出的“‘文化包工头’垄断舞台剧制作”的现象,著名导演王晓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文化包工头”现象,在国内文艺界普遍存在,确实是一种病态的、扭曲的状态。在市场机制下,一些名导演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这个问题上除了要求他们“道德自律”之外,别无他法。然而,出现这种病态状况的根源,则是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的问题是:我们要问一问,艺术创作的“甲方”,为何肯给名导演们、作曲家们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天价稿酬?天价稿酬,还有动辄千万元的巨额投资,最终目的是什么?难道豪华的创作阵容和奢侈的舞台大制作,就是获奖的保证吗?就可以与优秀作品划等号吗?前者也许可能,后者远远未必。而如果仅有豪奢的大制作,在没有达到相当的艺术水准时也能够获奖,人们也会质疑这样的评奖。
    
    王晓鹰进一步指出,我们现在设置的各种评价,是希望由此激励出一些传世之作。问题是,在部分奖项的具体评选过程中,评委们有时会向那些由大量物资和金钱堆积出来的剧目倾斜。这是对文艺创作的一种误导。很多评奖者习惯用“视觉盛宴”来溢美一部文艺作品,但如果这部文艺作品,没有艺术品质和深度、没有穿透时空的思想力度,只是排制成本巨高、奢侈到只剩下所谓的“视觉震撼”,这样的文艺作品其实没有多少价值。真正的精品,需要艺术家发掘作品的思想深度、展开艺术创作的想象力;而这些,常常不是靠大制作、大投入能够解决的。
    
    王晓鹰认为,比大制作剧目更能让某些人得到“成功满足”的,是越来越泛滥的晚会性制作。而这些“烟花”般的晚会,让那些“文化包工头”从中更快地得到了远比创作一个剧目更多的“额外收入”。王晓鹰说,他知道一个区域性的戏剧汇演,只给千里迢迢赶来的剧团每场2万元补贴。而这个戏剧节的开幕式,却需800万元。问题是,仅靠那些昙花一现的晚会和制造了“视觉盛宴”的演出,能构建起健康、良好的文化生态吗?能催生出有思想深度的传世之作吗?答案是:不能!
    
    本报记者  张裕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