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评:夸张不实的图书腰封有损文学真诚品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7月30日《新民晚报》文娱新闻版报道:作家叶兆言的散文选集《动物的意志》,近日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其中收录了叶兆言的49篇散文,包括《动物和儿童》《巴兰的驴子》等,其旨在阐述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嬗变,探讨一个人作为动物本质的意志,书写最真实最本源的欲望。但与这本书的内容相比,这本书的腰封文案却颇让人惊诧无语:“中国具备夺取诺贝尔文学奖实力的作家不止一个,除了莫言,至少还有叶兆言”,“如果你对中国的文学不甚了解,请读叶兆言。”对此,不少读者“吐槽”,“莫老师和叶老师看了都不会怎么受用吧”,而且,叶兆言在微博上也抱怨他的这本新书《动物的意志》的腰封广告词,让他无法接受,“我曾在一篇小文章里写道:‘书的腰带又不是裤带,不束好就会有伤风化地掉下来’,现在这样子,真是有伤风化。”  
  对于叶兆言的抱怨,许多读者给予理解,“知道的,了解这是责编策划的一种营销广告词,无可厚非,也不值细究;不知道的,会以为是叶老师授意自吹自擂,就不太好了。”不过,也有网友怀疑这是作者与出版社联手炒作。对此,叶兆言回应道:自己事先并不知情,“拿到书时已这样,也怪我自己,应该要求先看一下。”
  看来,夸张不实、制造营销声势的所谓图书“腰封”,不仅无法起到推广宣传图书的作用,而且,也很可能有损作家自己的声誉、文学的真诚品质,乃至误导读者。
  目前,在图书出版、图书装帧中“腰封”设计已成风尚。作为图书的附属品,好的“腰封”是图书装帧艺术设计的一部分,如再加以对书籍内容介绍的简洁精巧灵动,不仅可以方便读者选购图书,而且还成为书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如今,对图书的书腰制作,正在成为一些出版商、图书策划者、出版人以及著者的必修课,而且,这个“腰封”已经愈来愈脱离开图书文化艺术的设计范畴,而逐渐变成了一种图书商业营销的工具,一种炒作的手段,一种赤裸裸的商业招牌……
  浏览市场上的一些图书,“全世界都为之动容”、“赚了一亿亚洲人泪水”、“本年度最具震撼力”等诸如之类的腰封,比比皆是。对于如此华而不实、大而无当的“腰封”,一些作家、评论家和读者严肃指出,这是出版商为了图书营销华而不实的推销术,其夸张的描述和恶俗的噱头,称之为“妖封”,毫不为过。有的读者就说,每次买新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撕掉腰封,“我是慕名而来,不是慕腰封而来”。许多作家也不认同此种目光短浅、用心不轨的营销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就曾表示,自己的书后面也印过很多夸张的语言,“看了很不舒服,没必要这样,相信读者的判断力。”
  其实,作为读者,无法接受这样的“腰封”,有时并不在于图书作品有多差,而是源自这样的广告文字令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厌烦——明明是肥皂剧的本质,却要打着好莱坞史诗来卖,实在不厚道。更有甚者,那种利用名人效应的广告式的推荐,却是涉及到了人情和利益。如今图书出版界这纷纷扰扰五花八门的“腰封”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图书文化界的浮躁之风已经甚嚣尘上。文化因与商业搅作一团而愈发显得不伦不类,这对于众多爱好读书的人来说,不啻为一种阅读灾难。
  现在,我们很多人感叹中国人读书的功利化、读书心态的浮躁,图书出版界、读书界,这种华而不实、夸大其辞、背弃阅读灵魂的所谓图书“腰封”的盛行泛滥,其实,正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们读书的这种文化生态,它也更是我们那种热爱阅读的纯粹至真精神逝去与失落的一种反映。
  (许民彤)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