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评网络文学“打赏”盛行:文学当淡泊金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旧时看戏,如果艺人唱得好,台下的戏迷就会把银元、戒指等扔上台去,这叫做“打赏”。时光流转,如今网络文学也兴起了“打赏”,而且盛行得很,行情也高,比如一个追随某写手多年的拥趸就给这写手“打赏”了100万元。这是来自中国青年报近日的报道。  
  “打赏”起始于起点中文网,是向读者与作者推出的新的互动方式。只要读者看中了喜欢的作品,就可以给作者打出“真金白银”的赏钱。这原本是为了激励写手写出满足读者需求的优秀作品。因此,“打赏”一经推出就大受读者和作者的欢迎。但是,由于“打赏”能使读者、写手和网站各得其利,因此“打赏”的攀比之风盛行,令广大读者担忧。
  现在“打赏”动辄几万、几十万。不久前,起点中文网的一位“大神级”写手在接受青年报采访时就表示,虽然至今他尚未获得过百万级的“打赏”,但30万的“打赏”还是有过的。至于几万的“打赏”,那还是比较普遍。“赏”不是白白地打的,何况“打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与作者更好地互动。网络文学的特点之一就是互动,即写手根据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去写。“打赏”之后的互动自然而然地就是谁出的钱多就按着谁的要求写。“打赏”者能白白地拿出几十万、上百万地赏给写手?拿了人家的手软。得到赏钱之后写手就得与人家配合,按人家的意愿去写。拿出100万元“打赏”的大款读者就坦言,《星河大帝》上架前,写手就将作品的创意与他进行过交流。可以说,《星河大帝》中不可避免地有着“打赏”者的烙印。如此这般,久而久之,势必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才华的写手被有钱的拥趸“包养”,进而投其所好,冷落大部分读者。而且也使得网络文学充满铜臭味。
  对于这种现象,网站本该及时地采取措施加以限制,或者干脆取消于广大读者和网络文学发展弊多利少的“打赏”机制。然而,由于读者每“打赏”一笔,网站就会与写手进行分成,有的五五分成,有的三七分成。在写手获得赏钱的同时,网站也赚得盆满钵满,因此在巨大利益面前,网站是视而不见,任其“打赏”之风愈演愈烈。
  网络文学,说到底是大众文学。如果离开了大众,没有了大众的阅读、关注与参与;如果只是迎合少数出高价“打赏”的人,那么网络文学就失去了根基,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水没有源就会干涸,木没有本就会枯死,网络文学没有大众就会玩完。
  网络文学,不管怎么说是文学。唯有在文学上不断进步,网络文学才能不断发展,才能成为主流文学。但是如果网络文学的写手为少数人所包养,为“打赏”所驱使和奴役,那么网络文学的文学“因子”必将会越来越稀少。倘若网络文学没有了文学,那么它还能发展吗?别说发展,连生存都不会有了。
  在这盛行且有碍于网络文学发展的“打赏”中,网站是始作俑者。如果真的要发展中国的网络文学,那么经营网络文学创作的网站当有责任心,当对文学有足够的敬畏,当淡泊金钱,促进网络文学的创作,促进网络文学的发展,而不应将网络文学当做挣钱的“摇钱树”。(匡生元)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