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千军战俑"陪葬 守护西汉大将军张安世之墓(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重庆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惊奇 百件着衣彩俑出土

    从2008年8月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配合基建对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东原的高等级汉代家族墓进行了发掘,因该墓园属于凤栖原范围,故又称为凤栖原西汉家族墓。近长方形的墓园,由一座带有6个陪葬坑的大型甲字形墓以及数座中、小型甲字形墓以及规模较大的祠堂建筑基址和相关的壕沟等构成。

    张安世家族墓中张安世的墓级别最高,同时墓园东、西、北各侧也发掘出了规模不一、数量较多的墓,这些墓道均朝着墓园方向。包括大型积沙积石积炭墓1座,积沙墓1座,砖室墓2座,土洞墓4座,出土有陶器、釉陶器、车马器、玉器、铁器等随葬品数百件。

    大型甲字形墓为“列侯”级别墓葬。从甲字形大墓的从葬坑中清理出数百件着衣彩绘陶俑、木俑以及几十件精美的青铜钟、钺、滴漏、车马器等。随葬的这些陶俑出土时均为裸俑,整齐排放,身高60厘米左右,其精致水平与杜陵和阳陵出土俑相差无几。

    罕见 墓园附近发现祠堂

    在张安世家族墓园的发掘中,发现了一个几乎可以复原的祠堂。祠堂遗址位于大型甲字形大墓的东侧,长、宽各19米,基址门道向东,面阔3间,进深5间。南、北、东侧为鹅卵石铺设的散水,内为砖铺回廊,再内侧为础石。

    祠堂的台基、柱础、门道、回廊、踏步、散水等建筑遗迹保存得十分完整,另外还发掘出方砖、条砖、空心砖、筒瓦、板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一直以来,在高等级贵族墓的考古发掘中,很难发现祠堂遗址,在张安世家族墓中发现了祠堂遗址对丧葬习俗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佐证。

    豪华 随葬品佐证墓主级别

    依据出土材料,考古工作者认为该墓园属于西汉宣帝时期的重臣、被封富平侯的大司马将军张安世。张安世在西汉的地位绝对举足轻重,其墓葬的出土文物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出土的很多随葬品都属于西汉皇帝御赐的。

    墓园中部的大型甲字形墓葬应为张安世墓,墓道处北、墓室居南,墓冢封土原高约15米,现残存高约1~1.3米。斜坡道墓道长约30米,有3个耳室,其内出土彩绘陶罐、釉陶壶和鹤、兔、牛等较为完整的动物骨骸,以及多枚的“卫将长史”封泥。

    墓道中部设有前箱,箱内为棚木结构,外填木炭,四周砖砌。前箱随葬有实用的两辆四马拉的车。随葬的实用车装饰华丽,出土有较多青铜车具,完全可以通过实用车马随葬品了解到张安世车马的大小。

    在张安世的墓中发现了大量成套的量具,有7个一套的,也有10个一套的,成套量具的发现较为罕见。因现代的斤两和古代对应不起来,通过成套量具也许能够找到度量衡变化的联系。

    价值 对研究葬俗发展有重要意义

    张安世家族墓地是目前唯一经过完整发掘的汉代“列侯”级别的家族墓,特别是发现了大墓建造过程的一些重要迹象,对于探讨古代高级别大型墓葬的建造过程、礼制形式和葬俗发展演变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汉代长安南郊的区域历史地理的研究也提供了重要资料。 

    张安世其人

    张安世是西汉宣帝时期重臣。张安世的封国虽在山东,但是汉帝却将位于凤栖原的这块风水宝地赐予他做家族墓园。史书中有记载张安世辅佐三朝皇帝,本人聪明且低调,所以可以长立朝廷而不倒,其家族中八代封侯,整个家族兴盛了近200年,在中国历史上都属罕见。(西安晚报 吕华 程旭东)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