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评论:全民阅读考验每个人的定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倡导全民阅读”的内容。一字千钧的破题之语,蕴含着国家思路、全局走向,令舆论为之兴奋。 
  全民阅读,近年来是高频热词,人们从中既看到了令人憧憬的未来景象,也品味了知易行难的味道。这种味道,显现于相关调查结果中:近20余年人均购书量只增加了不到半本;中国儿童阅读量仅及美国儿童的1/6;国人年均读书量只有6本,而欧美国家达16本……虽然调查角度有差异,数据也未必精确,却也大致反映出国人阅读量偏少的事实。
  读不读书、读多少书并非只是个人小事,在国家层面上,全民阅读是国家竞争力的一个支点。当今世界,经济社会越发达,知识的效用越显著。越是全民潜心阅读,知识的传递越快,新知识的利用率越高,从而有利于抢占发展制高点。美国将“阅读优先”作为教育政策的主轴,英国要打造一个“读书人”的国度,均有国家战略的考量。
  全民阅读,需顶层设计、全局部署,更需以城市为载体持续推动。举办读书节,请名家、造声势,虽可带来一场文化盛宴,却也只是一时效应。回应相关调查中“六成人希望本地多举办阅读活动”的期待,让阅读活动常态化、设在家门口,则是亟待破解的难题。而满城书香,也会为构建“学习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引来源头活水。 
  全民阅读,干部应为表率。当前改革发展创新的各项工作,对干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既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又不懈向书本学习,才能避免本领恐慌。
  实际上,领导干部读不读书、读什么书,也是群众观察干部能力储备、知识涵养的一个窗口。“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多读书、读好书、推荐好书,能引领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爱学习、求上进的风气,也有促进共识、形成凝聚力战斗力的长效之功。
  全民阅读,考验每个人的定力。现代社会的时间碎片化、“微时代”的阅读浅表化,都让读书更为艰难。但每个时代其实都有快速、变动、喧嚣的特征,关键看你能否透过浮泛的表象,认识到深阅读才是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摆脱诱惑,凝定身心,方能在书香中把握改变命运的力量。这也许不会让你直接实现梦想,但一定会使你与梦想更为接近。□傅淞巍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