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古墓里果盘还在祭台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金陵晚报(南京)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古墓中发现三枚铜棺钉 
    新尧新城地块计有6万多平方米,从围墙上的门洞钻进去,记者放眼望去,这块土地高低起伏,长满了杂草,其间甚至还有农民的菜地,三三两两的菜农在烈日下耕种。在考古队员的指点下,记者陆续在荒草的掩映中看到了八块考古工地。“从春节开始,我们就在新尧新城的地块上进行考古勘探,重点在十个地点进行了探查,到现在为止,发现了南朝墓葬五座,宋代砖窑遗址三座。”考古队员告诉记者。 
    记者在这块土地上行走,不时能够看到脚下有圆圆的孔洞,这是考古探孔。远处,编号为五号墓的考古工作还没有结束。一位考古队员带领着民工,顶着烈日,对五号墓进行发掘。 
考古工作者将五座古墓,以数字命名,分别为1号至5号墓。“俗话说‘十墓九盗’,这五座古墓都已经被盗墓贼‘光顾’过了,留有大小不一的盗洞,棺椁的痕迹一点都没有了。但尽管如此,出土的文物还是比较丰富的!” 
    1号墓位于“新尧新城”地块的西北部,损毁已相当严重,只留有封门墙、排水沟和部分墓室墙壁。古墓正中间有一块用八块大青砖拼出来的祭台,考古工作者告诉记者,刚进入古墓时,祭台正中还摆放着一个祭祀的陶制果盘。 
    考古队员告诉记者,1号墓的出土文物还是相对较多的,重新“面世”的,有一件精致的青瓷仰莲碗,碗壁上有精美的莲花花瓣图案,釉面上的开片清晰可见。在青瓷仰莲碗旁边,考古队员还发现了几只青瓷钵,钵是僧人使用的食器,莲花则是佛教艺术中常可见到的象征物,这两种出土文物引人遐想,墓主可能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 
    考古队员还在1号墓中发现了三枚铜棺钉,顾名思义,棺钉是钉棺材盖板时使用的,有学者认为,馆钉是墓主身份较高的一个象征。阳光的照射下,已经氧化变绿的铜棺钉显得十分精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的季士家研究员对记者说,棺钉是六朝古墓的一个特有标志。 
    六朝时代典型器物 
    2号墓就在1号墓的旁边,两座古墓“比邻而居”,朝向东北、西南方向。在考古工作者发掘的三座古墓中,2号墓的形制最为庞大,保存也相对完好。这是一座券顶砖室墓,长4米多,宽2米左右,深3米多(在几座古墓中是最深的),墓室内壁上有三个小龛。考古人员说,当年盗墓贼“光顾”时,是在券顶上打盗洞“侵入”的,因此券顶只剩下原来的一半,封门墙和挡土墙则保存完好。“这个墓出土的东西最为丰富”,考古工作者告诉记者,他们在墓中清理出了十几件陪葬文物,有小盏、盘口壶、瓷碗等各种器物。 
    三件盘口壶均为青瓷,一件器身上的青釉已经脱落。盘口壶为南朝时流行的一种贮水的陶瓷器,肩部有“系”,“系”里可以穿过绳子,方便人们携带。三件盘口壶中,两件有四个方“系”,一件有两个方“系”,出土的盘口壶各部位比例协调,线条柔和,重心向下,放置平稳,具有东晋南朝时代的典型特征。除此之外,考古人员还在2号墓中发现了若干件小盏和瓷碗,现场的考古人员评价说,这些出土陶瓷器是“六朝墓葬的典型器物”。 
    窨井盖竟是陪葬品 
    在1号墓和2号墓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座4号墓的遗迹。这座古墓中,只发现了几块青砖。“我们发现4号墓不久,这座墓葬就塌陷了。”考古人员说。在4号墓上面,记者发现了一些白石灰的痕迹。原来,在4号墓出现后的岁月里,曾经有人在4号墓“头顶”上又挖了一座古墓,埋进了一位死者,其年代已不可考,而正是这座古墓,对4号墓形成了破坏,当然,4号墓的毁坏严重,和盗墓贼盗墓也有关系。 
    3号券顶砖室墓距离1号、2号、4号墓较远,此墓长4米多,宽1米,券顶已经残缺,挡土墙基本上被破坏。3号墓不深,站在旁边,可以清楚地看到墓室内壁上有三个小龛,当时龛里放置的可能是长明灯。3号墓中是一汪墨绿色的积水,几只青蛙在水中悠闲地游泳,时不时地发出蛙鸣,它们当然不知道这个“池塘”竟是千年古墓。 
    考古人员向记者介绍,3号墓里出土了一只陶制六孔窨井盖子。奇怪的是,这件窨井盖子并非起实际排水作用,而是直接摆放在墓室中,为什么要将窨井盖子作为陪葬品呢?还是一个未解之谜。考古工作者还在3号墓中发现了一枚“大泉五十”铜钱,据了解,“大泉五十”为东汉时期王莽“新”朝的通行货币,铸行时间虽然仅有13年,但却在东汉时期长期流通。 
    “从1、2、3、4号墓的规制和出土文物判断,基本上可以认定,这些古墓的年代是东晋至南朝时期!”考古人员告诉记者,五座古墓相距不远,应该是家族墓,而2号墓和1号墓基本平行,两位墓主的关系肯定非同一般。“古墓中虽然没有发现墓志等表明墓主身份的文物,但还是很明显,五座古墓的墓主非富即贵,肯定不是普通老百姓,这从古墓规制严整、使用大量青砖以及出土文物较为精致可以判断出来!” 
    六朝墓旁是宋代“馒头窑” 
    在六朝家族墓附近,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三座北宋砖窑遗址,“这是典型的‘馒头窑’!”考古队员对记者说。馒头窑,又名“圆窑”,始创于战国,以煤为主要的炉料。 
三座“馒头窑”遗址,有两座损毁严重,剩下的一座保存得相对完整,在考古队员的指点下,记者一一辨认出了操作面、火膛、窑床、吸火孔、排烟孔、烟道,这些组成部分基本上都是由青砖砌成。“点火后,火焰自火膛先喷至窑顶,再倒向窑底,流经坯体,烟气从后墙底部的吸火孔入后墙内的烟道排出。”考古队员对记者说,因为窑顶为圆形,所以这种窑得到了一个生动的名字——“馒头窑”。 
    在古窑里,考古队员还找到了一枚铜钱,上有“元符通宝”四个字,经查,“元符”宋哲宗赵煦的第三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前后也只有三年时间(1098-1100)。一枚古铜钱成了解谜钥匙,考古工作者将古窑的年代确定为北宋时期。 
    “新尧新城地块下应该还有更多墓葬”,一位考古队员根据丰富的考古经验作出判断,考古工作还在进行,记者将继续关注此地考古工作的进展。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