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评论:张贤亮离去 标志那个热烈的文化时代正远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在文学界乃至文艺界里,张贤亮的离去都是件大事。年龄稍长的人都会记得,他的作品《绿化树》、《青春期》、《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带给人们的震撼与冲击。以他的小说《灵与肉》改编的电影《牧马人》,则更是引起了80年代初的观影风潮,让张贤亮变得家喻户晓。 
  在那个年代,张贤亮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引起共鸣,并非因为文字多么迷人、结构多么取巧。恰恰相反,几乎完全是因为他的写实——他是从共和国成立后的各种动荡中走过来的人,身为“右派”,从繁华的大都市被押送农场“劳动改造”20余年。他所受到的折磨、压抑和痛苦,那些绝望和希望,都是那个年代最为典型的,也是人们共有的。
  人们从他的作品里,能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能看到自己曾经的思考与选择,能看到强权对人命运的无情剥夺,也能看到解脱后的欣喜与不知所措。
  正是因为实实在在的记述,张贤亮的作品才有了深度与硬度。他也因此成为上世纪末文化的重要标志。在那个时期群星璀璨的作家群中,他无疑是最耀眼的一位。
  张贤亮不是一个为写作而写作的人。当时代变迁,他发现自己无法继续的时候,立刻转变了方向,“下海”做起了西部影城,也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个影视基地拍摄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为电影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当然也少不了张贤亮的运作与付出。可以说,张贤亮为60后、70后乃至80后的文化审美做了许多事,他的影响是跨世纪的。
  尽管有人对张贤亮的生活观念持有异议,但这并不能掩饰这位标志性人物的光芒。比起现在许多作家的回避现实、追求技巧甚至金钱至上的思维来,张贤亮的“量级”根本无法撼动,也许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无法再出现这样的作家。
  是时代造就了这样的作家,80年代的宽容与敢言,对思想禁忌的突破,都是张贤亮能脱颖而出的重要条件。
  张贤亮离去了,标志着那个火红的、热烈的文化时代,正在逐渐离人们远去。新的困难与希望、新的社会变迁正在不可遏制地发生着。生活永远在曲折中前行,期望能有勇敢者打破桎梏,再写出能触动人心的作品来——中国需要有力度的作家,这不应该是个空想。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