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刘氏的郡望介绍(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汉家刘氏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为了便于刘姓族人寻根和了解刘姓发展的历史,现将历史上刘姓曾拥有过的郡望及其代表人物开列如下(其中,各郡设置的材料来自魏嵩山先生《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而郡望资料则参考《元和姓纂》及今人徐桂福《刘氏溯源》等书)。 


    1.彭城郡


    彭城郡原为西汉的楚国。汉宣帝地节元年(前69年)以楚国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县(今江苏徐州市)。黄龙元年(前49)复名楚国。东汉章和二年(88年)又改为彭城国。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复为彭城郡。隋开皇(581---600)初废郡,大业三年(607)复置。唐武德四年(621)又改为徐州,天宝元年(742)名彭城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徐州。


    历史上的彭城郡,其统辖范围大致包括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沛县东南部及邳县西北部,安徽滩溪县东部及山东微山县一带。


    彭城郡与沛郡在地域范围上有部分重叠。


    因刘邦祖籍丰县,起家于沛县,而丰县和沛县后来都属彭城郡,所以天下刘氏莫不以彭城为自己的祖籍,而称为彭城刘氏。彭城也就历来都被视为刘姓的正宗郡望,宋代以后更成为天下刘姓的统一郡望。


    西汉初,汉高祖刘邦邦的小弟刘交受封为楚王,史称楚元王;后来,汉宣帝刘询又封皇子刘嚣楚王,史称楚孝王。因此,彭城刘氏也就分为两个主要支派:一是楚元王刘交派;一是楚孝王刘嚣派。 


    彭城刘氏之称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彭城刘氏就是汉家刘氏甚至天下的代称。狭义的"彭城刘氏"仅指则仅指刘交和刘嚣的后裔。


    2.沛郡


    沛郡也称"沛国郡",始建于汉初。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将家乡泗水郡改为沛郡,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王莽改为吾符郡,东汉改为沛国。三国魏移治沛县(今江苏沛县)。西晋还旧治,后复为郡,又移治沛县。南朝宋移治萧县(今安徽萧县西北)。北齐时废。


    早期沛郡所辖范围,包括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和江苏省沛县、丰县等地。东汉以后的沛郡,所辖地域大为缩小,而且郡治屡有迁移。不过,作为刘姓郡望意义上的沛郡,主要是指西汉时的沛郡。


    沛郡刘氏望族多出自西汉皇族楚元王刘交之后。如淮南王刘安,就是沛郡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向,居沛县。三国魏扬州刺史刘馥、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晋代名将刘毅(齐悼惠王刘肥之后)、丹阳令刘恢等,都出自沛郡。他们的子孙后代在南北朝有多人做官,因而沛郡刘氏在当时成为江南大族。


    《元和姓纂》记载,沛郡相县刘氏是楚元王刘交小儿子棘阳侯刘调之后。这支家族在晋代有荆州刺史刘翁叔,生子刘弘,任晋光禄卿、丹阳尹。刘弘之子刘琰,字真长。刘琰之孙刘巘,梁朝著名学者,人称"文范先生"。刘巘五代孙刘显,生二子:刘輶、刘臻。刘輶玄孙刘济,唐朝中书舍人。刘济之孙刘伯华,官任工部郎中,生子刘颂、刘茎、刘衮。刘颂,唐朝左补缺;刘衮,检校郎中;刘臻,隋朝时任仪同,封铙阳公。刘臻之子刘翁彦,金部郎中。


    沛郡刘氏另一有支出自东汉时皇族。刘秀之子刘辅为沛王,其后代世居沛地成为大族。


    3.弘农郡


    弘农郡始建于西汉元鼎四年(119),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县东北函谷关城)。王莽改名右扶风。东汉初复名弘农郡,末年避灵帝名讳改名桓农郡。三国魏复名弘农郡。十六国前秦移治陕县(今河南陕县)。北魏又改恒农郡。北周明帝又改西恒农郡为弘农郡,还治弘农县(即故函谷关城)。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复置,移治今灵宝县;义宁元年(617)又移治陕县。唐武德初废。


据《元和姓纂》,弘农刘氏大族出西汉皇族,是汉高祖的哥哥代王刘喜的后裔。代王后裔到东汉时有刘琦,官任司徒,始迁居弘农。刘琦之子刘宽,汉恒帝时任南阳太守,累官至太尉,封逢乡侯。其后裔刘隆仕南朝宋为冯翊守,后避居汝颖。刘隆的后代历南北朝到隋唐,世代有人为官,成为当时最显赫的家族之一。唐朝时,弘农刘氏有刘元立,任商州刺史。又有刘钦忠,邓州刺史。他的孙子刘长卿,任工部员外郎。


    4.河间郡


    河间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到文帝二年(前178)又改为河间国,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东南)。此后或为郡,或为国。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及唐天宝、至德问又改瀛州为河间郡,治所在河间县(今河北河间市)。早期河间郡的统辖范围,约相当于今河北献县、交河、阜城、武强一带。


    河间刘氏同样也出自汉皇族,又分为两支。一支是西景帝之子河间献王刘德的后裔。另一支则是东汉章帝之子河间孝王刘开的后裔。


    河间刘氏在历史上名人辈出,如唐代著名宰相刘仁轨所在的尉氏刘氏,就是河间刘氏的分支。唐朝时期,河间刘氏还产生了一位著名的诗人刘长卿。此外,如金代著名医学家刘完素,南宋时伪齐皇帝刘豫等,都是河间人。


    5.中山郡


    中山郡始建于汉高祖时,景帝时改为中山国,治所在卢奴县(今河北定州市卢奴县),所辖范围相当于今河北定州、安国、唐县、新乐、无极、满城、完县、望都和保定一带。后或为郡,或为国。隋开皇初废。


    西汉时,汉景帝封儿子刘胜为中山王,史称中山靖王,蜀汉刘备家族,就是中山刘氏之后。今日绝大部分中山刘氏都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另外东汉初,光武帝刘秀封第五子刘中山。但后世中山刘氏中,至今尚未发现有自称是中山王刘焉后裔的。


    唐朝时,中山郡刘氏在当地就已经衰落。宋元以后,随着源出中山的客家刘氏(开七公后裔)的崛起,中山郡也重新在刘氏宗族中扬名起来。


    6.梁郡


    梁郡本为梁国,始建于西汉高帝五年(前202年),此之前叫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商丘,下辖8县,其范围包括今河南商丘、虞城、民权及安徽砀山、山东曹县诸地。三国魏时始改为梁郡,移治下邑(今砀山)。北魏还故治,隋开皇初废。


    梁郡刘氏有两支:一支出自西汉文帝之子刘武。刘武于文帝二年受封为梁王(即梁孝王),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因其地卑湿,徙治睢阳(今商丘)。他的后代显贵者众多,遂衍为大族。

 
    梁郡刘氏另一支为东汉明帝次子梁节王刘畅之后。刘畅后裔刘海游,于北魏时任南兖州刺史,其后代至隋唐有多人为官,十分显赫。如刘海五代孙刘寂,任兴州刺史。


    7.顿丘郡


    顿丘郡始建于西晋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置,治所在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下领4县,辖境相当于今河南清丰、濮阳、内黄、南乐、范县等地。北齐废。


    据郑樵《通志·氏族略》,顿丘刘氏出自匈奴族刘氏之后。

 
    8.南阳郡


    战国时秦始建南阳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汉代辖26县,包括今河南叶县、鲁山及南阳大部、湖北枣阳、郧县等地。后逐渐缩小。隋朝大业年间及唐天宝、至德时,曾改邓州为南阳郡。
    南阳刘氏出自西汉长沙定王刘发,为长沙刘氏的北派分支。刘发是景帝之子,封长沙王。后裔有很大一部分北迁河南南阳一带,其中一支更发展为东汉皇族。


    9.东平郡


    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改大河郡为东平国,治所在无盐(今山东东平)。辖7县,包括今山东济宁、东平、汶上、梁山等地。南朝宋改为郡,北齐废。


    东平刘氏出自汉皇族,有很多支派。汉宣帝第四子刘宇受封为东平王,其后又有成阳共王刘喜之子刘庆封东平侯。后汉皇子刘苍也被封为东平王。他们的后代形成东平刘氏各支,为当地豪强。汉桓帝时,东平宁阳人刘梁聚众讲学,影响很广。汉末刘桢,为建安七子之一,系东平刘氏后裔。明代著名水利家兵部尚书刘大夏家族,也自称东平刘氏之后。


    10.高平郡


    晋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改山阳郡为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巨野),辖7县,统辖范围包括今山东巨野、金乡、嘉祥、兖州、鱼台、邹县等地。


    高平刘氏出自鲁恭王刘馀。刘馀为汉景帝第五子,立为淮阳王,后徙封于鲁。他的儿子刘骄封郁桹侯,徙居高平。刘骄九代孙刘表,字景升,汉末任荆州刺史。

 






 
关键词: 刘氏 介绍 国学考古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