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梁祝”申遗 口耳相传的力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小百花越剧团《梁祝》剧照

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早报记者昨天从浙江省文化厅获悉,“梁祝传说”将与木活字印刷术、蚕桑习俗、青瓷制作技艺、文房四宝制作工艺一起作为浙江省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预备项目报送文化部。        在此次浙江省上报给国家文化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梁祝传说格外引人注目,它真的到了非得申报世界遗产进行保护的地步了吗?事实上,由于戏剧梁祝的传播,一个固定的文本似乎已处于一种健康蓬勃的状态。   汉族口头文学的首次申遗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陈勤建表示,以前擅讲故事的专业说书艺人肚子里都装着上百个故事,而完整的梁祝故事,则包括有几十个。目前,除了世人耳熟能详的“十八相送”、“化蝶”等故事,有更多故事已处于一种散佚状态。所以,作为汉民族口头传说梁祝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仍具有其保护意义。无论梁祝故事发源在何处,梁山伯葬在何乡,它都是汉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据统计,浙江是我国梁祝传说发源篇目最多、流传最多的省份。如果未来需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申报的话,国家文化部将联合安徽、江苏等各省份同步进行申报文本的整合工作。        据了解,目前在国际上仅有用梵文书写的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一项作为口头传说于2005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专家认为,不管能否成功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会对这些文化瑰宝做一次梳理,追根溯源总是值得的。尤其是浙江省为使此次申报材料更完整,发动了普通民众一同展开寻根调查,不失为提升文化认同感的有益尝试。   准备寻找传说传承人        “这么多项目中,‘梁祝传说’申报的竞争最激烈。”浙江省文化厅有关人士昨天表示,其他各省申报项目近期也将送文化部,江苏、山东等省应该也会将“梁祝传说”纳入这次申报。        “梁祝传说”虽然在全国流传的版本很多,但“祝英台是浙江上虞县祝家庄人,梁山伯是会稽(今绍兴)人,两人同在杭州万松书院入学”这些要素,认同的人相对较多。        据了解,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讲究的是活态传承而非学术研究,“梁祝传说”作为传说故事必须有传承人,能完整讲述传说内容。为此,浙江正在寻找“梁祝传说”传承人。   五个项目都已濒临失传        “这五个项目都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但这些项目都已濒危,再不保护就有失传的可能。”浙江省文化厅社文处副处长王淼表示,除了“文房四宝”是联合安徽、广东共同申报,其他四项为浙江单独申报,“不排除其他省份申报项目与浙江重复的可能。”        据介绍,其他四项的申报缘由分别是:蚕桑习俗,现在杭嘉湖一带50岁以下的人很少有养蚕的,相关习俗将很难寻觅;木活字印刷术,浙江瑞安东源升村还在使用木活字印刷家谱、族谱,能为我国字印刷的传承提供现实依据;青瓷制作技艺,作为以越窑、龙泉窑为代表的青瓷的主要产地,浙江仍须保护和发展这一工艺;“文房四宝”制作工艺,浙江湖州的“湖笔”位列文房四宝之首。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