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良渚文明为何千年不倒 "中国水利第一坝"新发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塘山土垣遗址
已被考古学家们认定为“中国水利第一坝”的良渚塘山土垣,证实良渚先民已有防洪工程的同时,却也留下了一个疑问:塘山土垣遗址的水利设施主要是阻挡西北面的洪水,但不能阻挡安吉、湖州、德清等地的洪水,良渚先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经考古调查,近日,终于有了新发现:先民们在原彭公乡北去湖州,西去安吉的三岔路口,向西顺山势走向,利用山与山之间山凹处,用人工堆筑了一道防洪大坝——“彭公大坝”,其巧妙的防洪功能,是良渚文明得以繁荣的一个重要屏障。
利用山凹人工堆筑防洪大坝
从彭公三岔路口向西至奇鹤村的奇坞山大坝,全长约6.5公里。而另一条大坝是从彭公奇鹤村马家山西南方向,堆筑至密峰垅山为止,全长为5公里。这两条为阻挡分流西、北两方洪水而建的大坝,大大减轻了塘山土垣遗址大坝的压力。
这座良渚先民人工堆筑的大坝,东西长约120米,底宽约60米,顶宽20米,高度10余米,东侧连接自然山体直到德清。上面5米为山上的黄泥,向下10余米则是青膏泥,堆筑十分考究,约20厘米一层,上面还铺一层蓆草,进行夯实再往上铺。
据了解,青膏泥上面铺蓆草,一是在夯筑时不会把泥土粘上来,二是能加固堤坝韧度与牢固度,有防止渗水的优点。
使用青膏泥堆砌,这在良渚文化中仅见于彭公大坝。岗公岭地处山凹,地势较低,也较深,湖州、德清大量的来水都要往这里流,所以大坝建筑要求要宽且坚固,而青膏泥恰恰有这个优点。
塘山土垣就是今天的西险大塘
天目山余脉在遗址区西部的彭公一带分为南北两支,南面是大雄山,北面是大遮山。浙江八大水系之一的东苕溪自西向东逶迤流过遗址区北侧。这种三面环山的环境,使良渚遗址区成为一个仅向东开口的半封闭地域。遗址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处江南多雨地区及天目山脉下游低洼集水区,在承接西部的山水后极易形成洪涝灾害。
坐落在遗址北侧的塘山土垣,与天目山余脉及东苕溪走向完全一致,塘山遗址南起瓶窑栲栳山与南山,往北到彭公的毛元岭转弯向东,全长约10余公里,宽度40-70米不等,现存高度3-5米左右。它一经发现,即被考古界、学术界认定为“中国水利第一坝”。
它的底部均用砾石作铺底,并用附近山上的黄泥进行堆筑夯实,逐层加高。在堆筑过程中,中间还夹着一层30-50厘米厚的砾石层,起加固堤坝的作用,以防止洪水冲击带来破坏作用。
有考古学家称,塘山土垣即是良渚文化时期的西险大塘,是东苕溪流域最早的防洪设施,作用就是堵截遗址区北侧的大遮山诸峰来的山水。
良渚先民治水还停留在拦堵阶段
在考古学家们看来,良渚文化大型水利工程完全可与良渚古城媲美,正是有了这两座大坝的存在,使得以古城为核心的良渚中心遗址群一直保持平安与繁荣。在没有特大洪水的情况下,它对于良渚先民在这一地区的延续、并在中期前后发展成为良渚文化中心至关重要。事实上,以塘山遗址为界,北侧,至今没有发现任何的良渚文化遗存,而南侧则遗址密布,呈现一片兴旺。
不过,考古学家们同时指出,作为先民比较早的水利设施,塘山土垣的作用仅是简单的堵水,还没有作为引水设施利用。
地处良渚遗址区以上的天目山脉,是浙江最大的暴雨中心区,属于东苕溪的集雨面积达1500多平方公里,在这个区域内,海拔超过300米的山峰甚多,并由这些山峰形成了众多的溪流。如南苕溪、中苕溪、北苕溪等。
据古地理学、古气象学推测,当时这一带由暴雨造成的山洪几乎年年发生,并且在相隔几年或者几十年、上百年间会出现一次特大洪灾。以土堆筑的土台,及坐落于平地的各个村落,远不足以抵挡来自于西北侧诸路山洪的冲击。单纯的拦堵,显然不是永久摆脱洪灾困扰,先民们只能谋思外迁或其他对策,塘山土垣也就逐渐失去了它修筑之初的功用。此后,塘山再不被人们所注意,后人在塘上种植庄稼,安葬故人,甚至建造住宅,塘山土垣也由此渐渐成为一段沉睡的历史。
名词解释
塘山遗址:中国水利第一坝

2006年,中国文物研究所及清华大学有关专家,到良渚莫角山遗址考察后指出,这一地区至今保存了四五千年前的人工地形,难能可贵。良渚遗址地处杭州正北,从当时社会发展水平和后来地理环境变迁的角度说,这就是古杭州。
塘山遗址下这一蜿蜒6.5公里、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人工堆筑物,让专家由衷感叹:良渚先民们不简单,从良渚遗址分布的实际情况和小地理环境考察,这座巨型的堆积物,显然是良渚先民为了保卫莫角山这个中心聚落免受北侧山洪侵害而堆积的,是国内迄今所发现的最早、最大的人工防洪工程,堪称“中国水利第一坝”。这条大坝防洪原理是中间堵、两头疏,堵疏结合,与大禹治水有相通之处,看来“余杭”来源于“禹航”也是有道理的。
良渚古城地处浙江最大的暴雨中心区,几乎年年发生山洪,并且在相隔几年或者几十年、上百年间会出现一次特大洪灾。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