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淡化政治色彩,文化才能走出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联合早报网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这两年来,无论是中国的政府官员还是学者都对“软力量”的概念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当中国的经济崛起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后,如何实现中国的文化崛起就成了最为热门的话题。很多人相信,只有当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国门,中国的崛起才能为世界接受,中国人才能找回丢失的自信。
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此后,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的开设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什么是“中国速度”。3年时间里发展到超过150所,这不能不算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巨大的成功。然而,孔子学院的开办方式以及引起的一些负面反应,却反映出中国文化在“走出去”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值得重视的美国经验
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搜索到孔子学院的“出身”:孔子学院由“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牵头负责,该小组则由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文化部等12个部委组成。正是由于孔子学院的这种浓厚的政府色彩,它的飞速发展已经引起很多国家的警觉,许多人认为这是中国的对外文化渗透和侵略。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虽然美国流行文化无处不在,但人们很难说清美国政府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样的推动作用,毕竟美国连文化部都没有。然而,这也正说明美国政府在本土以外推广美国文化的成功之处,因为“好的宣传就是要做得不像宣传”。
英国学者弗朗西斯·斯托纳·桑德斯曾在多年的研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中央情报局实际上就起着文化部的作用。在冷战期间,由中央情报局在幕后支持的美国文化宣传从来没有停止过,而政府的各种支持却被巧妙地掩盖了,美国成功地塑造了自身文化自由的形象。
在中央情报局的支持下,在大型的艺术节上,美国的艺术品和欧洲的艺术品被平起平坐地展示给观众,美国政府希望以此改变给世界留下的“文化贫瘠”的印象。商业出版社取代了政府出版了大量“普通书籍”,但书籍的出版实际上直接授意于美国政府。大量的民间组织被调动起来,在服务于政府的同时,其独立性也尽量受到维护,政府甚至不要求这些组织在所有方面都支持政府,目的就是要淡化“宣传”色彩。
此外,很多知名企业家建立的“私人”基金会实际上都服务于中情局,基金会则涉足各种文化活动,向大学、工会等提供资助。可以说,在如此精心的掩盖下,世界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美国作为新的文化中心的地位。
应扩大非官方的空间
今天,中国文化要想被世界接受,同样需要先消除一些人的疑虑,让人“自觉自愿”地接纳它,而淡化文化宣传机构的官方色彩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当中国文化走到海外时,官方背景远不是什么“权威”的象征和“质量”的保证,相反,则更容易让人联想到政府的文化宣传和一个大国的“文化入侵”,从而引起别人的反感。
当中国文化还没有迈出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时,“文化复兴”的口号已经是尽人皆知了。事实上,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远不能与欧美文化抗衡。人们平时津津乐道的所谓“中国艺术团演出在海外引起轰动”等等,其实绝大多数观众仍是海外华侨。中国传统文化且不说是否可以“走出去”,即便是在国内,也面临着断层危机;同时,展示现代中国的摩登文化也缺乏创新,更多地则是跟在世界潮流后面的模仿与复制。
一方面是文化实力的贫弱,另一方面,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早已成为其他国家严重关注的对象。一个兵马俑展尚且激起各种猜测,更不要说是什么语言教学机构,或者大型文化活动了。“中国文化威胁论”已经到了人家的舌尖上,几乎就要脱口而出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需要做到战略上的隐晦。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已经涌现出大批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家;在文化领域,中国将来也会产生更多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名人。这些都是提升软力量的宝贵资源,如何运用好这些资源,能否给非官方力量更大的活动空间,这是对中国政府智慧和胆略的考验。
作者:查雯(北京)北京媒体工作者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