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知识分子在文化转型中缺席”是个噱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作者:李北陵 
  著名作家冯骥才日前接受专访,提出一个观点:“当代知识分子在文化转型中缺席”,“都远离了文化前沿”,“现在涌进来的不是经典,而多是快餐式的粗鄙商业文化。” 
  有论者就此发表评论,认同冯骥才的观点,认为知识分子的“缺席”,不但表现在对外来文化引进“缺乏真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甄别把关”,而且表现在“对中国文化自身价值的认识”,对中国当前的文化传播的“缺席和失语”。(3月19日《深圳商报》) 
  恕我直言,冯先生和支持论者的观点有失偏颇。 
  我以为,中国有文化良心的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交汇、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碰撞中,一直没有放弃责任。远的不说,就说改革开放时期吧,始终坚持传统文化研究,努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不就是知识分子?我笔记本上有一则摘录:上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理工大学原校长杨叔子教授公开宣布,他所招收的机械专业博士生,必须学会背诵《老子》和至少半部《论语》,否则不能开题写学位论文,不能参加博士论文答辩。在他倡导下,这个工科大学一直沿袭了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传统。在我们耳闻目睹范围之外,还有多少杨叔子一样的知识分子,站在文化前沿,采取不同的方式为《周易》热、《论语》热……做着“发起和引导”的“预热”与“加热”工作?为保护民俗文化奔走、呼号的冯骥才先生,不就是其中的一个! 
  对冯先生“现在涌进来的不是经典,而多是快餐式的粗鄙商业文化”的断言,我也不敢苟同。冯先生作出这样的结论,能拿得出有说服力的数据吗?缺少事实支持,得出“那时候”的知识分子都是“站在中国文化的前沿来挑选外来文化”的,“涌进来”的就没有“粗鄙”,多是“经典”,尤缺可信性。 
  以个别文物和文化的价值“由他者所率先发现”,就得出知识分子对中国当前文化传播“缺席和失语”的结论也有失公允。谁能相信,一个极具文化价值的东西,中国知识分子真不曾“发现”?过往的事实证明,在那些文化不受重视的地方,很多时候不是知识分子没发现文化的价值,而是发现了却不能引起重视,知识分子无力施以保护。而且我尤其以为,真正有价值的文化,具有超越时代、超越国家的意义,属于全人类。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只能由这个国家的人去研究,“他者”研究了,出了成果,就是这个国家的知识分子“缺席”,哪是不是研究印度语言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梵文文学最有成就的就不该是中国人?是不是中国人研究巴比伦两河流域文化、写出了《巴比伦古文化探研》,阿拉伯知识分子就都“缺席”了? 
  然而,我更想说的是,对于不同时代,简单类比不可取。不错,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站在了文化前沿,从西方文化“拿来”很多好的东西,但那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而且,回过头来看,那时知识分子的文化努力,不也更多是在进行“破坏”——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应当肯定,这样的批判在当时有其合理性,不如此难以打破旧思想体系的束缚,引进先进的文明为我所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时代造就了那一代知识分子。但是,时代已然从“过去时”走到“现在时”,诚如一位学者所言,如果我们现存还不能跳出“五四”时期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框架,那就是“一种悲哀”。 
  社会在“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螺旋式上升中发展到今天,尤其需要的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但整整一百年的“批判”,已经让中国人与传统文化疏离得太远。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啥?不只是深居简出的研究,更是基于学术研究基础之上的普及——耐心的普及。可那往往不是学者的强项。离开时代大背景和社会需求,不加分析和区别,空乏地批评当下的译著和“国学热”、“经典热”,指责知识分子“缺席”源于“急功近利的物欲心态”,既有失公允,也不利于找准当今社会的“病灶”。 
  无须过于苛求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能够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知否,那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在痛斥“第三世界几乎没有知识分子”时,却被“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批评家之一”的萨义德斥为“一个代人写作的捉刀人”——非知识分子!可被誉为真正知识分子的萨义德,自己却终也没跳出身受的局限——在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中被迫“保持了较稳定的边缘立场”,陷于“流亡的决绝与尴尬”。我因此要说,提出“知识分子在文化转型中缺席”的命题,更像是一个噱头。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