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追忆西南联大 向逝去的年代重寻大学精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星岛环球网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今年11月1日,西南联合大学迎来建校七十周年。西南联大存在前后不过九年,却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爱国、进步、奉献精神的丰碑。有人把它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大学之一,一位外国学者甚至认为,“西南联大的历史将为举世学术界追忆与推崇……联大的传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
烽火催生的教育奇迹
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西南联合大学这所特殊的大学。1937年,日寇铁蹄进犯华北,践踏神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先是南下长沙,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西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自1937年9月至1946年7月,西南联大历时9年,成绩卓著,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自1937年11月1日至1946年5月4日在西南联大就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有8000余人,毕业3807人,其中研究生毕业75人。1946年西南联大结束时,1665人自愿登记转往三校继续学习。
在联大学习过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有2人(朱光亚、郑哲敏)为双院士,故院士总数为90人。联大学生后来取得特别突出成就的有: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屠守锷、郭永怀、陈芳允、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这只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部分突出人才,在文、史、哲和社会科学方面也出现一大批突出人才,还有一大批政治家、革命家等等。
陋屋斗室中的爱国奉献
西南联大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耀眼成就,抗日救亡的铁流中同样有他们刚毅坚卓的身影。九年间,先后共有1200余名联大学子投身于抗日救亡的大军,有14位联大学子献身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
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振兴国家的强烈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联大师生在被日军摧毁的残垣断壁前仍然精神不倒。当年,三校师生从长沙分三路西迁昆明,其中250名学生和11位教师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几乎是用双脚横跨了三省。联大师生置任何艰难困苦于不顾,教师为国之振兴而教,学生为抗战建国而学,体现了“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崇高民族气节。
西南联大的条件非常艰苦。学生们几十人挤在铁皮屋顶(甚至铁皮屋顶最后还因为经济困难换成了茅草屋顶)、土坯墙的教室和宿舍里;名师、教授们的生活同样异常艰辛,闻一多、华罗庚两家一度十几口人共居一室,中间用布帘隔开,形成“布东考古布西算”的奇特格局。在物价飞涨的年月,名教授也不得不卖衣、卖字、卖书、治印维持生计。为躲避轰炸,教授们大多住得很分散,有的住在几十里外的远郊,步行来上课,周培源先生骑自养的马上课,从不迟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和“刚毅坚卓”的顽强精神支撑着联大师生在强敌深入、风雨如晦的日子里激情不减,弦歌不辍。
“独行特立”又“自由”
在战火纷飞之际,在学习、生活、工作条件都极其恶劣的环境中,西南联大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 半个多世纪以来,让人们形成共识的是,联大的成功纵然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种种因素,但最重要的是西南联大集中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名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理念,名师荟萃,形成了特有的“爱国、民主、科学”和“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精神。
西南联大最突出的特点还在于他的“独行特立”。学者谢泳曾在《逝去的年代》中,勾画了一群知识分子的群像。那些以个体则显得峭岸生姿,以群像则显得崔嵬强健的教授、学者们,以及真正担得起受过高等教育之名的学生,显然是“联大精神”产生和存在不可或缺的要素。我们怎么能想象没有金岳霖、吴宓、钱端升、闻一多、罗隆基这些特立独行的“人”的西南联大,怎么能想象没有“不衫不履”的汪曾祺等学生的西南联大呢?
而西南联大最大的成功之处是什么,邹承鲁院士曾总结为两个字:自由。他说,“那几年生活最美好的就是自由,无论干什么都凭着自己的兴趣……一个所谓好的体制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允许人的自由。”这“自由之研究精神”可以说是学术繁荣的命脉。梁启超论清代学术“极绚烂”的原因,其中有一条即是“旧学派权威既坠,新学派系统未成,无‘定于一尊之弊’,故自由之研究精神特盛”。
不论是“独行特立”还是“自由”,都是西南联大得以长存人心的根本,也是现今中国大学最欠缺的特质。虽然“联大精神”不可能克隆,却不妨碍我们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