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我的观 真正的在民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阅读是件愉快的事,在阅读的时候不断的求知。世界阅读日是不是噱头不得而知。因为阅读是件很个人的事情。 
  翻开某人列出的必读书目100本,发现自己只是读了其中四分之三。不过也颇为自豪了。所谓的名著,现在审思起来不过尔尔。 
    最近读了一些网络上流传的历史人文题材的书籍。料想中国人文必兴于此。
  阅读能改变一个人,那是人文情怀;阅读能改变一个民族,那是科技教育;但不仅仅是几本非痛非痒的小说而已。如果一个人想要真正的成长,获得一流的智慧,必当寻于史。以史为鉴是最英明的选择。
  有多少人知道四书五经,知道诸子百家的精髓。对于学思想政治课成长的孩子们来说,那些东西比外语还远。因此有人倡导新国学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古文。但不懂古文没关系,那就将枯燥的古文翻译过来。将历史还原。要知道,欧洲文艺复新时代的小说虽说有时代的意义,但是从思想上本无什么可说之事。
  阅读的本身不在阅读,而在读什么。虽说都是阅读,但结果不一。喜欢读言情小说的人,从书中得到了风花雪月,人情冷暖;喜欢读恐怖小说的人从书中得到了刺激;喜欢历史小说的人得到了智慧和国家责任;喜欢读哲学的人得到了整个世界,超越了整个世界;当然喜欢读猥亵书的人,得到了猥亵的人生。喜欢读书是件快乐的事情,也是很个人的事。阅读日的本意在于倡导阅读,开卷有益。但是问题的实质却在不是阅不阅读,而是读什么。
  现在很多人都阅读,书刊杂志、网络典籍,无人不阅读。真正的阅读在民间,真正的思想或许在草根手里。但是引导阅读的方式是缺失的。为什么开文就说,中国文兴于网络历史人文书籍。现在的国人实在是一个失礼的人群,所说的礼仪之邦,但绝不仅仅是公共场合不应该大声讲话、不应该随地吐痰。古人将礼为人之本,因为礼将人与动物区分。这些问题在课本上无处可见,也无处可知。中国的传统其实是断代的。我们所需效法的传统该是洪荒至唐。遥想春秋战国出现诸子百家的原因有其必然性,各诸侯养门人,而天下学派林立。思想者们无需为生计担忧而专心学问。一有所成便可施政造福一方。数百年的积累终成就了中国璀璨的文化。而如今网络也收留了大批民间的智者,著书立说,不受传播的限制。这里面蕴藏了当代的大智慧。好书一出,当有粉丝数万,影响深远。虽然现在很多作者只是演绎典籍,很多读者只是熟悉历史。但中国的文化精髓得以延续。或许很多人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面对几千年的文化积累,说要革新,但是自己并不了解过去的一切。于是革新成功,自己便彻底地没有了文化。





 
关键词: 民间 大众评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