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岂容低俗“街访”跨越道德边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随着短视频的流行,视频题材的花样翻新让人有应接不暇之势。最近,一类“街头采访”(简称“街访”)的短视频颇为流行,但细看内容其节操与下限之低令人大跌眼镜。随便在百度视频中搜索“街访”,弹出的“羞街访”“逗乐街访”等视频内容,遍布各大视频网站,内容与主题让人“羞得”面红耳赤。如果说,“你妈逼你相亲吗?“这样的采访还算正常的话,那么赤裸裸地询问对方性事及细节则完全是打色情擦边球了。
  说起这类所谓街头采访,其实与草台班子无异。这些人往往自诩记者,拎着一台摄像机、一个话筒,挂着一个陌生的“台标”,游走于都市街头,拦截青年男女,问一个个令人难以启齿的私密问题,因为镜头后发问者的“不苟言笑”,让受访者不好立刻翻脸,于是只能尴尬地讪笑,或在“记者”“郑重其事”地追问下,配合着把这无厘头的“采访”做完。这类视频的目的无非是以低俗话题和揭人隐私为乐,将平台的公共性与话题的私密性错位所引发的惊愕当作笑点展现给观众,这与当年电视台家庭伦理类节目中,一家人面对镜头对骂、厮打如出一辙,是贩卖隐私类节目的另一种借尸还魂。
  其实,不止是“街访”类节目,当下无门槛的短视频江湖下限越刷越低,需要引起警惕:以地方口音飙脏话的恶俗情节剧,主打情色噱头插科打诨的“小品”,探头、监视器下的隐私曝光,以及标榜“下半身”的“艺术创作”……不仅恶化了内容产业生态,更扭曲了价值导向,败坏人们的审美趣味。
  令人遗憾的是,这类节目因为能够迎合一部分人的猎奇心态,满足“人性的弱点”,而让很多内容创业者以为找到了一条吸引流量的捷径,其背后,更有资本那只“看不见的手”推波助澜。
  当前,短视频因其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已成为内容创业的重要方式。据了解,截至去年,中国短视频市场活跃用户规模为3200万人左右,相比于2014年短视频爆发的时候,增长了66.6%。用户规模的扩大让资本开始注意短视频这块市场。去年以来,“今日头条”宣布拿出10亿人民币补贴短视频创作者,微博则宣布拿出1亿美金支持短视频领域,“一条”融资估值已高达13亿元,而传统互联网巨头BAT也纷纷出台资金政策扶持各自的短视频平台。大量热钱如同饥渴的怪兽,刺激着内容创作者,因此不管是什么形式,只要发布的内容有流量、有眼球效应,都意味着潜在的巨大利益,在此背景下,“街访”类节目奇谈怪论频出、节操“碎一地”也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自媒体时代,互联网用户大都具有多元属性:既是内容生产者又是内容传播者,同时还是内容消费者。作为内容消费者,虽然喝咖啡还是吃大蒜完全是个人选择,但如果一个社会的眼睛都盯着“隐私”,那一定是社会出了问题。
  不能不说,低俗“街访”类短视频的走红,是因为整个社会过度娱乐化的土壤使然,是高品位、高质量的文化缺位的结果。打开手机,许多应用尤其是媒体类应用几乎已沦为低俗化内容的温床,常以情色擦边球为卖点,不论真假,都以大数据的名义将一些顶着惊悚标题的“重口味”内容,一股脑“推荐”到你所有的“首页”上。各类八卦公号、揭秘明星私生活的工作室,越是“扒粪”粉丝与点击率越高,网络上“追腥逐臭”俨然成为一种社交谈资乃至文化浪潮,一些缺乏自律的媒体为了流量也推波助澜,美其名曰尊重受众,甚至把“接地气”污名化。
  扭转社会风气,仅靠强调个人修养虽然必要,短期内却难见成效,文化自省与价值重建更要从生产、传播者角度对低俗内容釜底抽薪。
  内容创业,“内容”是核心竞争力。作为内容生产者,“简单粗暴”地询问受访者隐私,固然在受众面前十分讨巧,但其挑战道德底线、败坏公序良俗的行为已然构成了一种不正当竞争。虽然任何社会文化中都难免有低俗的文化因子,可作为传播平台,哪些内容应该放大,哪些内容必须屏蔽,必须有清醒的文化自觉。如果内容创作者眼里只有流量,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必然会被无限拉低,那么一个健康的互联网生态又靠谁去建立呢?
  抵制低俗“街访”,甚至自觉对整个内容产业的低俗化倾向说“不”,不仅要靠内容创作者与受众的自律,更要靠更多先进、高雅的内容去占领市场,不给低俗文化留出空间,“良币”驱逐“劣币”,内容生产领域才会迎来真正的繁荣。 徐 宁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