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大陆的国学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北大历史系为企业界领袖开办了“国学班”,也为此邀请笔者去上两天9小时的课。笔者欣然同意前往。如果大陆的国学热可以演变为让企业人士到大学去重拾书本,深入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那实在是一桩美事。 
  说起这一波国学热,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扮演了成功的推手。笔者去年9月访问北京几所大学时,已经见识了不同的气氛。电视上最先引起万方瞩目的,是介绍《三国演义》、《红楼梦》与《清史》的。这大概是过去几年古装连续剧所累积的后续效应。民众在看多了戏剧之后,自然想听人说说一些戏剧所无法演出的委婉曲折。文学与历史不仅故事情节生动,其中包含的人情世故更有让人回味的余地。一旦形成观赏与讨论的风潮,也就势如燎原了。
  随着文学与历史之后上场的,是介绍《论语》中的孔子,所引起的热烈回响更是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据说到了4月上旬,主讲者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已售出了400万册之多,并且热度依然方兴未艾。于丹教授接着主讲《庄子》,据说又是一番轰动。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
  首先,大陆长期以来在思想上处于某种困境:一方面质疑甚至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如“批孔扬秦”即是显例:另一方面对于外来文化,则除了马列主义之外,也采取批判的态度。直至今日,有些年轻朋友还认为西方只有马克思一人是真正的哲学家。影响所及,一般人的思想内容自然较为单调而贫乏。
  其次,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这十年,大陆的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眼看就要成为经济大国了。这时大家都觉得:在器物方面站稳之后,接着就要逐渐调整制度了。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制度方面的调整牵涉了太多政治上的考量,恐怕不宜躁进。那么,生命的活力要指向何处呢?指向文化中的理念层次吧!指向大家长期以来所忽略的传统文化吧!若想成为受人尊敬的世界强国,又怎能没有自身独立而可贵的文化传统呢?这个想法在政治上也是正确的,于是上下一心,国学热于焉形成。
  基本上,笔者是赞成国学热的,因为认识自己的文化,无论如何总是胜过崇洋媚外的。接着,值得省思的是:
  一、国学热也引起一些批评的声浪,主要是针对主讲者对经典的“诠释”而发。事实上,只要使用的媒体是电视,主讲者就必须有所迁就,尽量以浅显而通俗的方式来表达某些深刻的观念。并且,专业学者对于经典的理解,不少仍乏共识,更不易让一般百姓明白这一类的争论。因此,与其说主讲者是在教育百姓,不如说他是在引发百姓的兴趣,让他们知道传统文化的可贵。
  二、介绍国学时,除了建立对自己文化的信心之外,也须兼顾对世界文化作适当的评价。忽略这一点,将来可能流于另一极端,就是“知己而不知彼”,甚至形成文化沙文主义,认为中华文化全面地优于西方文化。这对培养正确而合理的国际观,显然将造成阻碍。
  三、进一步要问的是:什么是真正的国学?由于学者的专长不同,在取舍时难免各有所重。历代古人的著作(从先秦直到清代),不论文史哲,都有值得欣赏的佳构。如果追寻其源头,则五经可为基础,五经中的《诗》、《书》、《易》正好代表了文史哲。然后要考虑的是儒家与道家的经典,因为这两派所推崇的理念对后代的影响最为广泛也最为深刻。当然,如果有人愿意选择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兵家等经典,也不会离题太远。
  时间宝贵,我们在学习时所希望的是“取精用宏”,既能学到经典的精华,又能应用在生活上,产生可观的成效。国学热如果不能让大众“由知而行”,在逐渐改变观念之后也调整自己的言行,那么它也将无以为继。学者的责任,正是将这股学习的热潮引到正确的道路上。
  (作者系台湾国学大师)





 
关键词: 国学 大陆 大众评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