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定陶汉墓 震撼之后的遗憾(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定陶汉墓俯瞰图


2011年,在定陶县马集镇大李家村西北约2000米,一座尘封两千年的汉墓重现世间。
考古学者在实地考察后得出结论:“定陶汉墓是国内已经发掘的此类墓葬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完整、最具典型代表意义的一座古墓。”
7月20日,骄阳炙烤的田野里,一个正在发掘的大型墓葬赫然现于眼前。从顶部俯瞰,墓葬平面整体结构呈“甲”字形,墓道呈斜坡状。
位于地平面下的墓室口洞开,这座两千多年前建造的汉代大墓,首次面向世人公开。
黄肠题凑现世
千年汉墓异香扑鼻
进入墓室前,考古工作人员提醒记者换上雨靴。该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表一米之下即富含地下水。墓葬清理之前,整座墓葬在水位之下,墓内全部积水。墓葬发掘采取一边排水,一边发掘的方式进行,墓内尚余少量积水。
脚下踩着浅浅积水,记者步入黝黑的墓室甬道,一股清幽而深沉的香气扑面而来。时值盛夏,地面温度超过30度,墓内却潮湿阴凉。手掌轻抚墓室内壁,致密的木材被水泡过之后,表面滑腻,质地细密,历经两千年却几乎看不出明显腐烂的痕迹。同行者无不感慨称奇。
香气正是来自墓室内所用木材。这座黄肠题凑汉墓面积900多平方米,所用木材为3000至4000立方米。墓室内,每根黄肠木长7至8米、宽1米多,黄肠木之间采取榫卯结构相互连接,建筑十分考究。
何谓黄肠木?现场的考古工作人员解释,“肠”指所选木材是树干的中心部分,这部分木质最为致密,经久不坏,能保护墓室内棺椁免受损坏。“黄”指墓室建造时,所需木材均以黄纸封装,以示用途特殊,为皇室专用。
工作人员介绍,黄肠题凑是汉代帝王的专用葬制,而其他的皇亲国戚及高官大臣只有经过天子的特赐才可享用。目前考古发现,黄肠题凑这种墓葬方式,多见于汉代。国内现已发现的八座黄肠题凑汉墓,木材总用量不过2300多立方米,而定陶汉墓的木材用量超过了八座汉墓的总和。对比之下,定陶汉墓的“分量”之重,举世皆惊。
层层叠叠的木材构造精致考究,气味芳香,构成了定陶汉墓内最奇异的景象。
专家认定,这座汉墓是目前我省发掘的规模最大的木椁墓葬,黄肠题凑的墓葬形制也是山东地区首次发现。从墓葬的规模、规格和保存情况来看,该墓葬是我国目前所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好的黄肠题凑墓葬。
王墓还是太后墓
墓主人身份存疑
从形制上看,定陶汉墓堪称一座地下“豪宅”。
墓有前、中、后三个墓室,各墓室左右又分别有侧室;墓室之外为一周木构迴廊,迴廊之外为一周外藏椁。其中南北两侧外藏椁各有四个长方形室,东西两侧各有两个长方形室。南北、东西两侧外藏椁布局完全对称。所有墓室均有木质墓门,整个墓室结构建筑考究,对称分布,墓室所有墙壁均为小型枋木垒砌。
定陶汉墓被专家认为属于“亚帝王级”的墓葬。墓主人身份是仅次于帝王的皇亲国戚,他(她)究竟是谁,引发了种种猜测。
时间回溯至西汉,定陶国是诸侯王的封地。从墓葬所处位置并结合文献记载,考古学者认为,该墓葬墓主人应属于西汉晚期的定陶王。
西汉时期先后有三位定陶王:首王刘康、刘康的儿子刘欣(汉哀帝,追刘康为恭皇)、楚孝王之孙刘景。由于发掘中没有出土可证明墓主人身份的印章或题记,目前考古专家只能推测其身份。一种猜测认为,该墓是第一代定陶王刘康的墓葬。
公元前25年,汉成帝将自己的兄弟刘康迁徙到济阴郡,封为定陶王。
刘康是汉元帝的三个儿子之一。他先是在永光三年三月(公元前41年)被立为济阳王,八年后徙封为山阳王,再过八年又被徙封为定陶王。
据文献记载,刘康的母亲傅昭仪受元帝宠爱,而刘康也多才多艺,很得元帝欢心。曾有一段时间,他是太子刘骜继承皇位的有力对手。受诸多因素影响,元帝最终并没有改立太子。
刘骜顺利即位为汉成帝,太后和汉成帝对定陶王刘康仍十分亲厚,并不因为过去刘康曾经威胁到刘骜的皇位而有不满,对他的各种赏赐十倍于其他诸侯王。
刘康从定陶国到长安城朝见成帝时,成帝曾挽留刘康,不让他再回定陶国去。他说:我没有儿子,一旦我哪天身体不好,我们岂不是不能再相见了,你就一直留下来陪我吧。之后,成帝身体越来越不好,于是刘康每天侍奉成帝,而成帝对他也非常“亲重”。
这种情况引起大将军王凤的不满。恰有一天,发生了令人迷惑的日蚀天象,王凤上书汉成帝,认为这个不祥之兆就是由于刘康留在首都所致。于是,成帝只好无奈地含泪将刘康送回定陶国。刘康不久就去世了。
汉成帝在位20余年,却一直没有子嗣可继承皇位。刘康之子刘欣受汉成帝喜爱,最终继承皇位,成为汉朝的第十三位皇帝汉哀帝。
刘康去世时,其子刘欣尚未封帝,他下葬时的礼遇恐怕不至于隆重至此。因此,也有专家认为,仅从发掘来看,墓主是刘康证据不足,也有可能是刘康之妻、汉哀帝的母亲丁太后。丁太后去世时,已是天子之母,她更有条件建立如此高规格的墓葬。史料记载,汉哀帝曾下诏,动用定陶、山阳、陈留郡5万人,以梓棺来为自己的母亲建墓,用的就是“黄肠题凑”之制。
只是,该史料又与《王莽传记》中的记载相互矛盾,后者记载丁太后的墓葬在渭城。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