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汉长沙王陵或设特区保护发现国王陵墓27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慧谷文学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27座国王(后)陵墓沿湘江分布


    汉长沙国始建于公元前202年,都于临湘(今长沙),辖今湖南全境及黔、赣、桂、粤等省各一部分,是大汉帝国开国七大诸侯国之一。由此,长沙从一个一般性的地方政权一跃成为封疆裂土的王国,作为国家一级行政区域的中心而登上中国历史舞台。汉长沙国历经两百余年,先后由13代计14王统治。其中,吴氏长沙国历5代5王,刘氏长沙国历8代9王,马王堆二号汉墓墓主利仓为长沙国的丞相,马王堆一号汉墓墓主辛追为利仓夫人,贾谊为第五代长沙王吴著的太傅。



    曹凛介绍自上世纪70年代起,省市文物部门先后发现7座汉长沙国王(后)陵,去年以来,长沙市文物部门又调勘发现20处汉代大型陵墓遗迹。目前发现的汉长沙国王陵墓已累计达27座,主要分布在南起岳麓区天马山、北至望城县玫瑰园沿湘江西岸低矮的山丘上,可分为4个片区,即谷山片区,南起岳麓区东山和北津城遗址、北到望城县玫瑰园、西至望藕路、东抵银杉路计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拥有王陵墓16座和汉代城址1处;望城县戴公庙片区,拥有王陵墓2座;岳麓区咸嘉湖片区,拥有王陵墓5座;天马山片区,在天马山、凤凰山、牛头岭分布王陵墓4座。而在上述汉长沙王陵遗迹中,目前仍保存24座陵墓及城址1处。



    对扩大名城影响无可替代



    曹凛表示,汉长沙国王陵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对提升城市品质、凝聚城市力量、扩大名城影响和发展区域经济的作用无可替代。同时汉长沙国王陵会对提升长沙文化遗产观光业品质,铸就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起到积极作用。



    “这是中国继陕西汉唐帝陵、洛阳东汉帝陵和北京明清帝陵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考古新发现,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已引起学术界和国家文物局的高度关注。”曹凛指出。



    据介绍,从全国范围内讲,北京、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虽已发现、发掘诸侯王(后)陵数座,“但就其规模、数量和完整度来说,均远不及长沙”。曹凛认为,汉长沙国王陵对研究汉代中央与诸侯国的关系、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乃至整个大汉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对长沙而言,尽管部分王陵已遭盗掘,但长沙国王陵仍为蕴藏最丰富的考古类遗存,它对于探索长沙国的历史地理、廓清汉代长沙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面貌至关重要。



    建议创新保护模式设立特区



    据悉,目前汉长沙国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获得立项,文物部门已经据此草拟了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曹凛认为,汉长沙国王陵的研究有三个基础性工作势在必行:将汉代长沙国王陵研究确定为重大学术课题;设立王陵考古工作站和研究所,力争用5年时间钻探出各陵墓的寝殿、便殿、陵庙、神道、从葬坑、垣墙和陪葬墓等遗迹,全面厘清王陵区的文化面貌;争取对2座王陵进行考古发掘,逐步把汉长沙国及王陵研究构筑成为一门显学,籍以推动王陵区的保护和利用。



    谈及如何保护如此重要的大规模遗址,曹凛建议还可以采取创新模式即设立“汉长沙国王陵保护特区”,这个特区将全面负责该区域社会发展的各项事务,特别要突出汉长沙国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申报、保护、管理和利用。特区应拥有基层一级政府和遗产地单位双重属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特区范围可设定在南起岳麓区北津城遗址、东山王陵,北到望城县玫瑰园,东濒湘江,西到金星大道的区域,约12平方公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