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提倡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自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刘梦溪:文化史研究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文艺学和艺术学两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兼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杂志社的创办人,《中国文化》暨《世界汉学》杂志主编。主要著作有《传统的误读》、《中国现代学术要略》、《红楼梦与百年中国》、《学术思想与人物》、《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等。主编数十卷的“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等大型丛书。
今日下午,著名文化史研究专家刘梦溪教授将来到市民文化大讲堂给深圳市民带来《国学:回思与展望》。昨日,记者在他下榻的酒店对他进行了专访。当他听说深圳正在大力建设城市人文精神时,流露出赞赏的神情,同时指出,要锻造城市精神就必须对传统资源重新诠释,解决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文明中发力的问题。
在采访中,刘梦溪多次向记者区分“国学”与“传统文化”的概念。他介绍,“国学”指的是中国故有的学术思想,包括文学、哲学、史学等,也包括这些学术在历朝历代发生的变化,如董仲舒、朱熹等人对儒学的发展也归入“国学”的范畴。而“传统文化”的外延则宽泛得多,除了学术思想以外,还包括绘画、书法、建筑等所有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存,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形态与价值观念。
“很多人认为一座城市的人文精神与当地的国学积累有关,其实这是一种偏颇的观点。国学跟一座城市的发展没关,而与大学里研究学问的学者有关。真正与城市发展有关的是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积累。”他认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提升人文精神将是一座城市持续发展的关键,一个理想的现代社会应该学会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重新诠释。但好比城市建设不是将唐宋的建筑风格为我所用一样,城市发展对传统文化的诠释不是指直接挪用,而是结合当下语境解决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发力问题。“我们现在要与国际上的现代性思想对话,靠的就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我们不能直接把孔子、孟子、庄子搬出来,而是要在我们内部先消化再形成一个合力,这便是一个重新诠释的过程。”
对于深圳这个传统文化积累相对薄弱的城市,刘梦溪认为,其发展人文精神也有出奇制胜的招数。“移民城市意味着这是片文化移植活跃的土地。来这里的人大多带着母地的文化背景,来到这里融汇在一起,自会形成一番新景象。”但是,他不认为这种融汇的后果会形成“大杂烩”。“古人说:‘物相杂而曰文’。文化总是多样的、立体的,不是平面的,融汇到一定阶段它自然就会产生一个方向诉求。”当记者问起现在离形成这一阶段还有多长时间,刘梦溪认为,现在深圳有意识地提升全民人文素质,表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自觉性,可见已经开始在这条大道上迈开了步伐,而市民文化大讲堂着意推广人文精神更是这座城市有意识地承接与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