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南京发现奇特“击鼓喊冤石” 图案主角或为岳飞(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下一页
“击鼓喊冤石”背面,石料中间有圆孔
点击进入下一页
“击鼓喊冤石”正面,图案貌似一人在击鼓
点击进入下一页
“击鼓喊冤石”正面朝下藏在一堆石材中间,不易被发现
点击进入下一页
石材上的字貌似“肃静”

最近一段时间,南京白马公园的石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次石刻热,也引起了南京民间考古爱好者韦世林的兴趣,他告诉记者,离白马公园不远的情侣园有一块奇特的“击鼓喊冤石”,因为隐藏得巧妙,除他之外,从来没有人注意过。几年来,韦世林一直在考证这块“击鼓喊冤石”的来历,他的研究结果还被收进了《南京史志》杂志,被专家称为“草根”发现。

韦世林所说的“击鼓喊冤石”是什么样子,又会有什么故事呢?记者前往情侣园探奇。

□现代快报记者 白雁 文/摄

情侣园奇特石刻

市民认为是明代“击鼓喊冤石”

在韦世林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情侣园内鸽楼北侧的树丛间。

地面上卧着的八九块石头映入了记者的眼帘,韦世林指着其中一块说,这就是他独家发现的“击鼓喊冤石”,石块中间有一个圆孔,侧面有半个圆孔。

韦世林拿出随身携带的皮尺,开始测量眼前这块石头。测量显示,石块长69厘米,宽65厘米,厚17厘米。

记者细细打量,这块“击鼓喊冤石”上除了石头天然的纹理外,并没有任何雕刻或装饰。

韦世林说,秘密其实藏在石头的另一面,“我是2006年5月发现这块石头的,就在这个位置。当时,石头上的这两个孔引起了我的注意。石头微微发黄,是花岗岩质地,非常重,我请附近的工作人员帮忙,才把石头翻过来,看到了击鼓喊冤的图案。”

6年过去了,这还是原来那块石头吗?所谓的“击鼓喊冤”图案到底是什么样子?

记者和韦世林一起,使出浑身力气,才借助巧劲将沉重的石块翻了过来。石块表面沾满了泥土,还有虫子爬来爬去,根本看不清上面是否有图案。

韦世林变戏法似的掏出一只清洗干净的大号色拉油桶,从附近的湖里打来满满一桶水。随后,他掏出一只旧牙刷,一边用水冲一边用牙刷刷掉石块表面的泥土。

一幅完整的图案展露出来:石料左上角,是一团云纹;正中间是一位头戴帽子,身着敞领上装的古人,左手高高举起;古人的左手上方,是一面圆形物体,上面有两个大字;两个大字已经被人为损坏,上面深浅不一的划痕,让人很难辨认出到底是什么字。

尽管字迹难以辨认,但韦世林却做出大胆推测,“你看,图像上的这个人,应该是受冤犯人的家属,正在击鼓要求升堂重审。这块‘击鼓喊冤石’,应该是镶嵌在明代南京最高司法机关墙壁上的器物。”

韦世林之所以有此推测,一是根据石刻的形状;二是根据他几年来查阅的资料。

情侣园靠近明代刑部

奇特石刻是衙门大堂装饰物?

韦世林向记者展示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金陵十朝帝王·南京卷》一书,书中第123页在介绍太平门时称:明初曾在玄武湖畔太平门外设“三法司”,玄武湖滨俗称“天牢”,因罪处斩者多在此执行。传说夜间哀声四起,村民不得安宁,所以取名太平门,由此通向天牢的一段太平堤称为“孤凄埂”。

曾在玄武湖工作的李源证实了书中的这段记载:“明初的太平门,地处中山南麓、玄武湖东南,而根据明初地图显示,‘三法司’确实是设置在这附近。‘孤凄埂’所在的太平堤,修建于明初,是朱元璋为防玄武湖水满溢而下旨修建的。”

李源提到的“三法司”,也就是韦世林所说的“明代南京最高司法机关”,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机构呢?

资料显示,三法司其实就是明朝的中央司法机关。其中刑部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设置于洪武元年,最初设立了四个子部,其后机构设置经多次变动。刑部的职责和权力,具体说来:“刑部尚书、左右侍郎,掌天下刑名及徒皂、勾复、关之政令。”也就是主要掌管审判业务。

都察院是明代的国家最高监察机关,设有左、右都御史两名,左、右副都御史两名,左、右佥都御史两名。都御史的职权为:“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也就是说,都察院不仅可以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断案权力。

三法司中的大理寺是慎刑机关,主要管理对冤案、错案的驳正、平反。

记者从明初地图上看到,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家机构,都位于太平门西侧、玄武湖南边,紧靠城墙的地方,由西向东依次排列。不过,几幅明初的地图对比显示,最东侧的大理寺,有时标记出来,有时却没有,还有一幅地图上,理应是大理寺所在的位置,却标着“断事府”。这种变化,其实和历史的记载是吻合的:大理寺在历史上曾被屡罢屡革,直到永乐初年才正式确定下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