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刘心武重解宝钗秘史:她命运悲苦,但非卑鄙无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闻午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继揭秘秦可卿、林黛玉之后,刘心武从昨天开始要把自己对《红楼梦》的研究心得拿上《百家讲坛》晒一晒。这次讲的是薛宝钗。与往常一样,刘心武依然从观察名著细节出发,对人物命运的来龙去脉提出新解。
而不同之处在于,他第一次对人物色彩提出新看法。“我们应该把对林黛玉一半的同情心给予薛宝钗,她的命运非常悲苦,而且她并非卑鄙无耻,只是社会规则的牺牲品。”刘心武说。
【新解】宝钗结局
婚后没有留下后代
据高鹗续写,贾宝玉和薛宝钗最后有个儿子名为贾桂。他与贾兰一起考中科举,贾家“兰桂齐芳”,让整个故事在最后点燃复兴的希望。而在刘心武看来,高鹗这个写法实属荒唐。
◆证据1:姓氏不符家规
“《红楼梦》的总体设计非常有条理。贾家老一辈是代字辈,名为贾代化、贾代善;他们的儿子是文字辈,贾赦、贾政和贾敬;再生是玉字辈,贾宝玉直接用了玉字,其他都有玉字边(现在习惯说成王字边),贾珍、贾琏、贾环和贾琮。再往下一辈就是草字头,贾芸、贾兰、贾蔷、贾菖、贾菱、贾萍,没有例外。”刘心武说,“因此贾宝玉和薛宝钗如果有了孩子,也应该是草字头,而非木字边。”
“尤其薛宝钗是一个最遵守封建规范的人,她怎么能够把贾家族谱的规定破坏了呢?这是不可能的。”刘心武说。
◆证据2:文献透露端倪
除了研究名著本身和脂砚斋以及其他署名的批语之外,刘心武还搜集了不少当年的文献资料。例如乾隆时期的一个名为富察义的御马官,曾留下诗集《绿烟琐窗集》。根据他在书中所写的二十首题《红楼梦》诗,刘心武推测他读过曹雪芹亲自书写的全部章节。
“其中第十七首诗是———锦衣公子茁兰芽,红粉佳人未破瓜。少小不妨同室榻,梦魂多个帐儿纱。”刘心武解释,这句诗中暗示贾宝玉和薛宝钗婚后没有夫妻生活。而后两句诗,在刘心武看来,则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两人没有圆房的原因,因为贾宝玉魂牵梦绕的还是林黛玉的帐儿纱。
死在贾府大崩溃前
 在高鹗续写的章节中,并没有薛宝钗生死的相关文字,仅仅描写了贾宝玉离家出走,间接影射了薛宝钗孤独守寡的模糊结局。而在刘心武看来,依照曹雪芹在前80回所埋设的伏笔,最终薛宝钗也是以悲惨死亡收场。
◆证据:钗簪有别是妙笔
“《红楼梦》第五回中有一句关于薛宝钗与林黛玉二人合一的判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因此在贾府大崩溃前,薛宝钗抑郁而亡,这是有所交代的。”刘心武说。
“但为什么不是金钗雪里埋,而是金簪雪里埋呢?”刘心武认为,钗与簪的区别正是写出薛宝钗命运的妙笔。刘心武解释,簪和钗的功用一样,都是古代妇女别头发的饰物。簪是用一根金针做成的单股插饰,两根金针并列或麻花般拧在一起的,叫做钗。“薛宝钗的悲惨就在于此,一生希望成就金玉姻缘,但却孤零零地死去,而且是死在大雪纷飞的日子。”
【新解】宝钗理想
参加选秀目标嫁皇上
“很多人认为薛宝钗的最高目标就是嫁给贾宝玉,那么就太低估薛宝钗了,也没能理解这个人物真正的心理。”刘心武说,当一位和尚看到薛宝钗佩戴金锁,预言她会嫁给戴玉的男子时,她所认为的“金玉姻缘”并非嫁给贾宝玉,而是有着玉玺的皇上。
薛宝钗来京本身就是为了选秀。而在第30回中,温润克制的薛宝钗突然情绪反常、出口伤人。在刘心武看来,正是因为她得知了自己选秀失利,随后才将目光转移到贾宝玉身上。
【新解】宝钗性格
服药压抑青春勃发
在大观园的众多女子当中,薛宝钗显得最为早熟。都是十几岁的青春年纪,别人还是想法简单、行为鲁莽,而她早已通人情之事,处处应和规矩。
在刘心武看来,薛宝钗除了内心克制,还借助了外界条件。“你可以去翻书,看看冷香丸需要的原料,非常复杂。她一年365日天天吞食冷香丸,就是要把内心青春勃发的东西压抑下去。她就是要把自己置身于压抑的环境中,不过最后却成了埋藏自己的雪窟窿。”刘心武说。
【新解】宝钗品行
本性美好并不无耻
高鹗续写的《红楼梦》中,薛宝钗参与了调包计,直接伤害了林黛玉,致使很多人认为薛宝钗只为自身利益品行恶劣。而刘心武不认可这种说法,他表示更尊重曹雪芹的本意,反倒要为薛宝钗平反。“希望大家能把给予林黛玉的同情心,也分一部分给薛宝钗。在曹雪芹的描写中,她是个美丽的女子,也拥有美好的本性,她对前途采取的各种手段,也都谈不上卑鄙无耻。”在刘心武看来,薛宝钗遵从社会主流规则,也并非错在自身,而是所生存的时代环境。
对于宝钗形象,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蔡义江也表示:“薛宝钗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形象。要说她惟一的错,也就是规劝贾宝玉做正人君子,而与宝玉价值观相悖。”对于两人是否生有子女,蔡义江同样表示否定。“曹雪芹没有提过,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
【新解】对话讲师
红学研究不该沉寂
记者:解读薛宝钗时加入了很多新的理解,打破了对这个人物的一些固有观念。在你研究的过程中,这些固有观念是否影响你的判断?
刘心武:不会,每个人天生都具有思考的权利,我尤其崇尚这种权利。
记者: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看重细节,这是你多年总结的研究方法吗?
刘心武:我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一种是原型研究,即寻找古本原著的原型进行开掘,还有一种就是文本细读,寻找前后线索间的呼应关系,揭示作者一些隐含的意思。
这个方法与大多数中国传统红学家的研究方法不同,他们讲求档案证据。不过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我认为也可以适当采用推理的方式。目前红学已多年没有新证据出现,但不该让研究沉寂下来。(记者 武青)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