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周国平:国学不可能热,不必要热,事实上也没有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以写哲理散文著称的著名作家周国平(见图,阙道华摄)前天到羊城开讲,语出惊人:“中国一直得不到诺贝尔奖是因为对于物质过分看重,忽略精神文化。”
周国平是应广东移动公司之邀到“全球通名家讲谈”当嘉宾的。他本来演讲的题目是《哲学的世界和企业家的世界》,但看到台下听众“成分”复杂,他还是更侧重讲起了一些普适性的话题。
周国平着重谈起了众人追求的快乐。他说,精神的快乐是指智力活动、情感体验和道德完善三种快乐,其中智力活动特别是好奇心就是科学的原动力、哲学的开端。因此,科学主要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其物质用途不是根本。由此他谈到,中国人之所以没有获得过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奖”,其根本原因并非什么基础学科投入不够、或者整体科技水平不如人,而是因为:“对于物质过分看重,忽略精神文化。西方许多学者、科学家是为了追求知识本身而探索科学,不是那么功利,求知是出于纯粹的目的。而中国的文化偏向实用方面,不大承认精神本身的价值,所以出不了真正的大师”。
最近有多家媒体报道,广州某高校的高等继续教育学院推出“现代魅力女性高级研修班”,又称“名媛学堂”,周国平的名字也被列入授课老师名单。对此,周国平声明:“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与我联系过此事。”他还补充说,名媛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并没有特定标准,以前是有名媛的,在建国后已经断代了。切不要把名媛作为追求的目标,因为“名媛不可速成。我还认为:现代女性(男性也一样)若要真正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惟有静下心来,养成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否则上多少个培训班都无用”。
对于记者提到的“国学热”,周国平认为:“国学是对中国古籍的研究而言,我完全不主张大家都从事国学研究,那当然只是相关领域学者的事情。正因为如此,我反对媒体把‘百家讲坛’节目的热播和于丹、易中天走红扯成所谓‘国学热’。这的确是两回事。国学不可能热,不必要热,事实上也没有热。”
周国平认为有必要把国学与经典分开,国学是少数学者的事,经典却属于每一个人。“直接向大师学习,这是我的阅读定位,我自己受益无穷,因此也乐意推荐给别人。当代无大师,廉价的‘大师’帽子却满天飞,真让人汗颜。我太知道自己在尼采面前的分量之轻,所以我研究尼采时,把主要精力用于翻译,而不是写论著,就是为了让人们不是通过我的介绍了解尼采,而是能够直接阅读尼采的著作”。
是否可以通过于丹、易中天来研习国学?周国平说,自己在博客上早已作出了否定的回答,“我当然不反对人们读于、易的书,只是想说明,电视观众的热捧与研习国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我基本上把这归入大众文化消费的范畴。读者是分层次的,有些人满足于大众媒体配置的文化快餐,有些人则必须自己去品尝原汁原味的高级精神食粮,这再正常不过了。现在的问题是,这两者的比例好像太悬殊了。我曾经自问:“倘若我的一本我自知比较浅的书发行几百万册,我会如何?答案是我会万分惶恐。”(记者邓琼、实习生曲瑜)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