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曾侯”族属之谜仍待破解:姓姬还是姓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昨日,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汉举行。与会专家普遍认定,叶家山西周墓地共葬有3代“曾侯”,他们大约生活在周成王至周昭王时期。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总领队、湖北省考古所研究员黄凤春称,他们目前确认的“曾侯谏”、“曾侯犺”两位君主,究竟是父子,还是兄弟,仍然是谜。 
  改写音乐理论——
  镈钟也能发双音
  今年4月至7月进行的随州叶家山古墓第二次发掘,最引人注目的当属5只编钟的发掘。这套编钟由一个镈钟和4个甬钟组成,属于西周早期,堪称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编钟,比曾侯乙编钟还要“老”500年。
  “这组编钟的发现,改写了中国音乐的历史。”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罗泰教授昨日在研讨会上表示。
  在叶家山考古之前,音乐学界对于编钟的认识普遍是:镈钟只能发单音,甬钟才可以发双音。黄凤春昨日向记者透露:“我们对于这组编钟的研究表明,它是可以推翻之前音乐学界的很多结论的。”原来,经过我省考古工作者的验证,叶家山出土的编钟,无论是镈钟还是甬钟,都可以发出双音;5只编钟在一起,可以发出10个音,它们可以跨越一个八度再加纯四度的音域。
  西周墓地的首次发现——
  2块纯度高达98%的铜锭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叶家山古墓第二次发掘共揭露墓葬75座,马坑6座,出土铜、陶、原始瓷等随葬品1300余件套。不过,我省考古人员却对其中2枚并不起眼的铜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这在全国西周墓地中尚属首次发现。
  记者在研讨会上展示的图片中看到,这2块铜锭,一块似圆盘形,一块似长方形,表面泛出铜绿。以前铜锭一般含有大量的铅、锡等化学元素,但据专业人员测定,叶家山出土的这两块铜锭基本上没有别的杂质,纯度达到了98%。
  黄凤春综合多种因素,就这2块铜锭产生了三个方面的推论:曾国有自己独立的铜铸造业;铜锭在当时已作为商品;曾国的铜料似为外来,铜器铸造业与铜料被国君所控制。
  “曾侯”族属之谜仍待破解——
  姓姬还是姓姒?
  继2011年叶家山考古中出土了有“曾侯谏”字样的铭文铜器后,在今年的叶家山古墓第二次发掘中,考古人员又发现了“曾侯犺”的墓葬。黄凤春昨日表示,他们正是叶家山古墓中沉睡的2位曾侯,而种种迹象表明,这里应该共埋葬有3位曾侯。至于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暂时还没弄清。
  由于叶家山古墓在形制上与同时期西周墓地有很多不同之处,考古学界对这3位“曾侯”的族属问题也仍有疑问:他们究竟是周人的姬姓,还是夏商时期的姒姓遗裔?“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北京大学教授朱凤瀚都建议,我省可继续对叶家山墓地附近的西花园及庙台子遗址进行发掘研究,这将有望从整体上揭开叶家山“曾侯”之谜。记者欧阳春艳 通讯员艾昕 杨理胜





 
关键词: 之谜 破解 国学考古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