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文化部:挖掘春节文化商业价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自本世纪初以来,文化部于每年春节期间在海外举办一系列面向当地民众的春节主题文化活动。2016年的“欢乐春节”在全球140个国家的400多座城市举办了2100多项活动,海外受众超过2.5亿人次,品牌化、本土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欢乐春节”正成为目前我国对外文化交流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海外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品牌活动。
  12月15日,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李健钢在文化部召开的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7年“欢乐春节”在项目总量、举办城市数、出席政要和活动覆盖人群等方面平稳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质量和各项子品牌的示范性、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媒体报道,进一步发展社会化合作,进一步提高文化贸易在整体活动中的占比,挖掘春节文化的商业价值。
  把“欢乐春节”办进商场
  李健钢表示,文化部计划在提质增效、整合资源、力推文化贸易等三个方面提升2017年“欢乐春节”活动的影响力。“一个活动搞得好,要全面提高演出、筹划、运作和宣传质量,关键要提高活动的内容质量。‘欢乐春节’在具有zhongguo文化涵义的时间段全球开花,更要讲好zhongguo故事,阐释zhongguo特色,彰显zhongguo精神。”李健钢介绍说,将继续在2017年“欢乐春节”期间做好“艺术zhongguo汇”等近10个子品牌活动,针对不同地区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在2017年“欢乐春节”中,文化部进一步支持市场化运营的文化项目,提出要畅通渠道、搭建平台、打响产品、做强品牌,为此会举办一些文创产品展,尝试机构通过IP授权方式拓展合作,鼓励有条件的机构积极发展“欢乐春节”海外营销网络,把“欢乐春节”办进商场。
  据介绍,文化部还将加强部省合作机制,鼓励地方立足自身优势,突出地方特色,丰富参与主体和形式,鼓励将“欢乐春节”与各地非遗、影视、出版、旅游、体育等大文化领域发展相结合,将“欢乐春节”品牌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助力地方经济和对外文化工作转型升级。
  让春节文化海外生根
  “如果把‘欢乐春节’比喻成一棵大树,要想让它在海外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本土化的土壤、养分确实是需要的。我们把本土化作为打造‘欢乐春节’的重要方式。”李健钢表示,“欢乐春节”活动经过数年培育和发展,在国外民众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已在不少国家和地区生根发芽。
  李健钢介绍说,目前“欢乐春节”与300多家海外合作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一些海外合作方每年都会来华为当地次年的“欢乐春节”挑选节目和文贸产品。合作伙伴丰富的经验、专业的眼光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为“欢乐春节”的有效落地和精准实施提供助力。
  zhongguo春节期间,有的国家、地区是冬季,有的是夏季。“欢乐春节”本土化发展,要借台唱戏,把zhongguo“欢乐春节”活动镶嵌到当地的节庆活动当中去,为“欢乐春节”提供广阔舞台。“比如春节期间,处在夏季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一些文化节、艺术季,“欢乐春节”可以走进这些艺术平台;在南美的厄瓜多尔有安巴托花果节,每年观众有50多万人次。”
  据介绍,2017年,不少“欢乐春节”团组将走进澳大利亚国家多元文化节、阿德莱德国际艺术节、埃及阿斯旺国际民间艺术节等综合性节庆活动,与当地文化交融,与当地人民同乐。
  当地时间2016年2月12日-27日,由文化部指导、为期半个月的“欢乐春节·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在德国汉堡举办。图为德国人在体验zhongguo的盘鼓。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