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淮安:“文化+”思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影视传媒贷、创意设计贷、广告出版贷,一个个精心打造的文化金融产品成为江苏省淮安市文化与金融走向深度合作的破题之笔。
  文化银行试水“轻资产”
  2015年4月23日,苏北首家地方性特色金融机构——淮安文化银行正式成立。由江苏省淮安市文广新局、淮安市财政局与中行淮安分行、广发银行淮安分行共同签约组建的文化银行试水“轻资产”,有力拓宽了融资新渠道,增添了发展新动力。
  “文化银行”项目成立两年来,在助力中小微文化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促进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淮安文化银行主要扶持业绩好、潜力大的优质中小微文化企业、市重点培育文化企业,支持现代传媒业、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等分别为淮安市盛唐彩印有限公司、江苏华宇印务、江苏佳一教育科技股份、壹零捌文化艺术等文化企业投放授信5155万元,成为文化企业贷款的“绿色通道”。
  文化产业驶入“快车道”
  近年来,淮安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市各类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约3300户;“三上”(规上、限上、重点服务业)文化产业法人单位303户、建成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6个,其zhongguo家级1个(淮安软件园)、省级2个(古淮河文化创意产业园、天宫云锦织造有限公司)、市级13个。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年以37%的平均速度递增,持续领先于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幅,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攀升。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文化建设工程发展指数、水平指数分别居全省第一位、第五位,被表彰为省“文化发展速度先进地区”。
  面对经济新常态、技术新革命、市场新需求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多重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如何适应新形势、谋求新跨越、实现新突破,是探索淮安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选择“文化+”思维,推动淮安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无疑是极具战略考量的优选路径。一方面,通过改革传统的文化事业体制,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实现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使其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逐步走向市场,不断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颁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4+3”服务业特色产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放宽了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门槛条件,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崛起,促进了文化市场主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与科技、金融等的业态融合,成为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最大内驱力。
  “文化+”发展前景广阔
  淮安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激发文化企业发展活力。充分运用“文化+”,加快与科技、金融、旅游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文化+金融”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协助淮安市深改小组加快推进机制改革,探索筹建淮安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和文投集团,通过市场运作,构建文化项目、资源、品牌和交易等多功能综合服务平台。
  “文化+园区”引导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一批、储备一批优质文化产业项目,在全市遴选30家优秀文化企业,重点扶持10强骨干文化企业、培育1家省级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1家基地。
  “文化+消费”营造浓厚文化消费氛围。借鉴“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创新做法,探索发展“文化创意集市”有效路径,举办惠民文化消费季活动,推出一批文化消费券,促进文化创意产品体验、展示和消费。
  “文化+旅游”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精品旅游线。借助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zhongguo十大旅游城市标识,挖掘淮安文化元素,通过文化演艺、表演及文化产品展示,放大“运河文化”“西游记文化”等特色文化效应。
  “文化+创意”构建文化创意与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引导创建文创产品、非遗产品展销、优秀剧目展演、书画名家展示、文化产业交流平台。精心打造第三届淮安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力争办成江苏省内有影响力的赛事。   张冲林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