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被“嘻哈”遮蔽的是曾构成华语流行音乐丰富样态的清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文汇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吴亦凡发布嘻哈新歌《我选择的路》,距离他担任“制作人”的热门网络综艺节目《zhongguo有嘻哈》总决赛落幕不过三天。而比他更早搭上节目热度的,是另一位“制作人”潘玮柏。他发布的新专辑同样主打嘻哈曲风,宣传期与节目播放期重合,让嘻哈的热效应叠加。与此同时,在眼下的网络上,几位参赛选手的《天干物燥》《Life’s A Struggle》等曲目也成为播放热门。嘻哈这种海外舶来的流行音乐曲风,不再处于昔日小众、边缘的窘况,一时风头无二。
  与之相对的,是张信哲、万芳、罗大佑等这些华语乐坛曾经的中流砥柱虽相继发布新歌、新专辑却几近悄无声息。他们用或深情、或恬淡的曲风,以摇滚与交响的跨界混搭、民族音乐元素融合下的浅吟低唱,在嘻哈千人一面的喧嚣躁动中,各有各的姿态,成为难得的“清流”,却没有引发太多反响。翻看华语流行音乐近期上架的新碟,霸占榜单的,是一众影视剧流量小生和综艺咖。
  互联网平台和各类综艺节目的兴起,理论上为流行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再小众的音乐都有发声的机会。然而由此带来的海量选择,让作品脱颖而出更加困难,更加直观的点击量、话题度也带给创作者更大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流行音乐正越来越依赖于综艺和当红流量明星带来的关注度,昔日丰富的音乐样态正在同化、甚至消失。
  乐坛“中流砥柱”推出新作,却没能吹皱当下流行乐坛这一池春水
  坚持音乐之路的“老炮”,罗大佑是一个。今年7月,他发布了新专辑《家Ⅲ》。其中的《同学会》早在2014年就在电视综艺“露脸”,时隔三年多才得以以录音室版本正式与乐迷见面。在《恋曲1990》唱着“孤单单的身影后寂寥的心情,永远无怨的是我的双眼”的罗大佑,经过岁月的沉淀,从旋律编曲到歌词意境,依旧是熟悉的“配方”,旧时的滋味。不过,经由林夕的词作渲染,更多一份千帆过尽后的举重若轻。一首《北西南风》中感慨“北西南风何必问芳踪,天地不欠东风萍水又相逢,看吹皱一池春水何从容”。
  曾尝试过舞曲、节奏蓝调的张信哲,最终还是回到情歌路线。面对有人对他“歌路窄”的批评,他更愿意“以不变应万变”———相比于与某一时期的流行元素混搭“蹭热度”,在他看来,辨识度和音乐本身的价值更重要。近些年他不紧不慢地推出新歌,他说:“虽然市场需求在变化,我仍然相信大家总有一个时刻,需要静下心来,听完一首好情歌。”
  对于这些曾站在流行前端的资深音乐人而言,随着岁月沉淀,越发明白展现和坚守个体的本真,才能汇聚成华语流行音乐丰富样态。
  华语流行音乐曾经的丰富与多样,不该成为随风的往事
  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天的流行乐坛,这些丰富多元的声音正在被综艺节目带来的同质化声音所淹没。
  比如当下,最响亮的声音就是嘻哈———借助《zhongguo有嘻哈》这档节目,这种一度小众的音乐样式以刷屏的节奏进入大众视野。“押韵”“Freestyle”等技巧性内容被一再放大,选手也将带动现场气氛作为第一要务,嘻哈内在的审美逻辑和原创能力无法得到很好地发挥。没有传唱基础、真正经得住细细品味的原创作品,却形成了满城争说“Freestyle”的热闹,喧嚣而单一。
  诚然,流行音乐本就是“流行”“大众”的产物。回溯华语流行乐史,风靡的音乐风格换了一茬又一茬。然而,即便在同一流行风潮下,仍注重创作和表演的多样化。
  上世纪80年代,zhongguo摇滚方兴未艾。黑豹、唐朝、魔岩三杰奔放的奔放,诗意的诗意。旋即校园民谣接棒,高晓松的《同桌的你》与朴树的《白桦林》各有各的青涩纯真。而同一时期的港台音乐,则有相当一部分金曲翻唱自日本歌曲,例如张学友的《爱火花》、张国荣的《谁令你心痴》等。不过,经由当时音乐人匠心独运的编曲、本土化的填词,这些翻唱拥有了新的姿态,甚至让人觉察不出原唱的痕迹。
  即便与嘻哈同为西洋舶来品的节奏蓝调和灵魂乐,经由几代歌手与华语流行音乐的融合探索,呈现出的质感各不相同。上世纪90年代,“第一代”杜德伟以独特的嗓音配合简单的配器,诞生《无心伤害》等深情缱绻的情歌小品。陶喆的《小镇姑娘》《爱,很简单》则将节奏蓝调特有的转音技巧运用得恰如其分。及至周杰伦,通过《爱在西元前》《龙卷风》将“节奏蓝调”的消费欣赏群体缩小至青少年。在此后的创作中,古典音乐采样、电音舞曲、美国乡村音乐“蓝草”……均被纳入他的创作之中。甚至,他和王力宏、林俊杰等人还尝试把众多元素与zhongguo传统音乐进行融合,形成独树一帜的“zhongguo风”,诞生了《东风破》《青花瓷》《千里之外》等流行金曲。
  潮流在迭代,会有新的热浪接替嘻哈,对流行乐坛进行下一轮冲刷。但是华语流行音乐曾经的丰富与多样,不该成为随风的往事。黄启哲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